等待黎明:受疫情影响,海底捞损失已超11亿?恢复营业尚无时间表

春江水暖鸭先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餐饮业成为遭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很多停摆企业仅能维持2-3个月。在一些从业者看来,真正的挑战在复工之后,疫情可能会带来餐饮业的一次洗牌。

餐饮股海底捞、九毛九继续停业,无时间表

关于这场疫情,让众多企业猝不及防,而餐饮、酒店、旅游首当其冲受影响。

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捞火锅在其官微宣布,为更好配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海底捞顾客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海底捞火锅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即日起至1月31日(大年初七)暂停营业。

1月31日,海底捞再发通告,延长暂停营业时间,后续营业时间将根据当地防控工作进度及国家相关规定,另行通知。

截至2月9日,海底捞在中国境内的550家店(海底捞2019年上半年报数据)已经“熄火”了15天。元宵节已过,海底捞恢复营业仍然无时间表。

而同时,九毛九集团自1月26日起已暂时停止其所有门店(包括自营及特许经营门店)营业。

2月9日,九毛九方面表示,鉴于疫情的最新发展情况,为持续加强对病毒的防控工作,公司董事会决定,所有门店(包括自营及特许经营门店)暂时停业的时间将会进一步延长,复工目前无时间表。

此前,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对外“叫苦”,疫情期间,西贝关闭了全国近300家门店的堂食业务,预计损失至少达7亿,按照目前的现金流加上贷款发工资,最多只能撑三个月。

在不少餐饮行业从业者看来,餐饮本身就是一个民生行业,不仅关系民众的一日三餐,在解决就业方面更有积极作用。

如今,全国相当一部分的餐厅处在停摆状态,连海底捞等餐饮巨头都接连停业,让原本就面临“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经营压力的餐饮行业雪上加霜。

面对生死大考,餐企只能一边抓紧各种渠道自救,一边渴望“战疫”胜利的曙光,早日恢复正常经营。

疫情对海底捞等损失到底有多大?

回顾“非典”时期,无数小型餐饮企业迅速倒闭,连声名远扬的中华老字号,都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这一次,似乎给餐饮企业打击更大,因为在餐饮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约占30%,若没有营收,成本不断累加,压力显而易见。

中金宏观的报告显示,2003 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

而当时北京等疫情高发区内的餐馆自4月底出现股“关店风”,歇业率达到了 70%。营业额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进入6月份后,餐饮市场才开始有回升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拉动增长的是出口,而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一位接近海底捞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比非典,新疫情必定让餐饮的损失比2003年更可怕。

非典让海底捞的损失占到全年收入的4%,此次疫情的影响或将达到10%,远远超过非典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根据海底捞2019年中期报告,截至6月30日及截止该日止六个月内,海底捞从国内市场获得的收入为104.2亿元,简单计算,平均每天(按6个月180天计算)海底捞的国内收入为5789.6万元。套用这个单日收入数据,海底捞休市15天,损失收入约为8.68亿元。

同时,根据中期报告,海底捞海内外员工总数为88378,其半年总员工成本为36.52亿元,相当于海底捞每天支付的员工成本约为2029万元。就按这个数字计算,休市15天,海底捞若正常承担员工成本,则要为此付出3亿元的人工成本。

业内估算,仅从销售额损失和员工成本支出来看,海底捞休市15天,已损失了超过11亿元。

在本次疫情前,中信建投预计海底捞2020年营收402.87亿元,归母净利润35.93亿元。这意味着,本次疫情或造成营收减少50.4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约5.8亿元。

中信建投同时表示,海底捞由于自身护城河深厚、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强,其他中小餐饮企业可能难以具备这样对抗疫情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2月8日,另外一家餐饮巨头西贝宣布收到浦发银行1.2亿元的贷款授信已经到账。这也引发了外界对海底捞是否也会有相关引资举措的猜想。对此,海底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关信息以官方渠道的信息披露为准。

不论是乐观或悲观的预测,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肺炎疫情对餐企的影响将是持久性的,甚至是致命性的。

2月7日,钟南山对外表示,疫情拐点到来还有几天。在拐点到来之前,餐企只有在自救并争取外部帮助下,争取活下来。

海底捞的自救

成立于1994年的海底捞,创始人为张勇,2018年9月,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上市一个月后,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作为大股东,张勇夫妇身家也达到1200亿港元,跻身胡润富豪榜前十。

而如今的海底捞目前已经是火锅行业当中的绝对龙头,市占率不断提升,凭借着其独特的管理和布局,成为很多餐饮企业学习培训的范本,但疫情来临,没有完卵,海底捞也不例外。

业内观点认为,虽然现在受到疫情影响下,海底捞的损失很大,但是疫情结束后,如果可以快速恢复,那么火锅龙头将会继续自己的扩张之路,但是未来的餐饮业如何找到转折点,还要看餐饮企业能否真正地走出来。

据了解,2020年2月6日,京东发布“共同战疫”倡议书,邀请餐饮企业加入“餐饮零售发展联盟”,将餐饮企业堂食的菜品在保证健康、口味的前提下,做成“速食”商品,然后通过电商等全渠道销往全国市场,海底捞、西贝等加入。

目前,海底捞、西贝等除了做外卖,都推出了速食菜。通过京东生鲜下单就可以买到“捞派”的滑牛肉、虾滑等。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受疫情的影响,海底捞线上商城销售额从1月20日开始上涨,春节期间成交额比上月同期增长超过2倍。

餐饮行业链接“电商全渠道”,不仅打破了传统餐饮业门店和外卖的3公里限制,将覆盖范围延伸到全国市场。同时,在全民“抗疫”的大形势下,也能保障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帮助餐饮企业渡过发展难关。

最后,想说的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抗疫之战,必将胜利。

整理自华创证券、中信建投、华夏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电商在线、21世纪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