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80后”党员夫妻上前线 战“疫”不胜不回家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但2020年的春节对于广大的基层干部来说,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迅速蔓延,让人措不及防。疫情,来势汹汹;阻击,众志成城。广大党员干部毅然放弃休假,在“大家”与“小家”之间选择了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岗位坚守、日夜兼程。在顺庆区就有着这样一对80后“夫妻档”,他们无惧风雨、携手前行、彼此鼓舞,始终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沿。

退役不褪色 她轻伤不下“火线”

33岁的张舒是华凤街道办事处望天坝社区居委会主任,丈夫魏迪是芦溪镇党委副书记,面对疫情,夫妻俩走在前线,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家里呆了10多天,憋得难受,想出去走一走,晒晒太阳,透透气!”

“不行哦,大爷,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一定要加强注意。”

……

2月11日,记者在望天坝社区佳兆业小区见到了张舒,她穿着一双宽大的棉拖鞋,双手抱着一叠防疫知识宣传资料,右手中指指背因入户排查频繁敲门破了皮变得红肿,走起路来也一瘸一拐。

“小舒,你的腿是咋了哦?”长期在社区工作,张舒早已和社区的大爷大妈打成了一片。看到平日里走路带风的张舒,而今腿脚不灵便,年过七旬的张奶奶带着柔和的目光,十分关切地问。

“张姨,前些天入户排查、登记、宣传时,不小心崴伤了脚,不打紧。”谈及疫情防控工作,张舒激动地说,社区是个熟人社会,自己虽然扭伤了脚,肿胀得厉害,十分疼痛,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退伍军人退役不褪色,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辖区百姓的健康平安,自己责无旁贷。

作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舒担负着社区防控疫情工作的重担。没有电梯,就一层一层地爬上楼;没有盒饭,就吃泡面、饼干;手背在“敲门行动”中敲肿了,就用手掌拍。从1月25日开始她就披星戴月,每天天不亮就到社区,投入到一天忙碌的工作中,深入楼栋,展开拉网式摸排、地毯式搜索,走街串巷抓宣传,劝阻聚集群众……“遇到理解的,工作就能很顺利完成,遇到个别居民不理解,工作中遇到刁难、阻挠,也十分心酸,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张舒疲惫地说。

“喇叭书记”进村 宣传跑在疫情前

张舒在城区东奔西走,而魏迪在农村马不停蹄。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居多,乡土情结浓厚,文化水平不高,对智能手机不太会使用,信息获取困难。正月里左邻右舍串门聚会、举办宴席的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疫情防控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破解防疫难题?方法总比困难多。芦溪镇因地制宜,对场镇实行划区域管理,开通“露天菜市”“爱心流动超市”,组建“代买队”,解决群众外出购物扎堆问题;设置“骑行队”“劝导队”“步行队”,分时段、分区域对群众串门聚会、不戴口罩等行为予以规劝;并充分利用“小喇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让宣传跑赢疫情。

“你不要以为走亲戚,人家就很欢迎你。”

“各位乡亲,现在正是疫情预防的关键时期,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串门、不走亲访友,不聚众打牌、打麻将......”

2月11日上午,魏迪正带领9台“流动宣传车”到芦溪镇33个行政村,通过车载“小喇叭”播放健康之声,把防疫知识传递到家家户户。

“喇叭书记来啰!”

“搞得好。”

“我一把老骨头了,没文化不识字,眼睛也看不清了,喇叭不大,嗓门却不小,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有浓浓方言味的直白贴心话,让村里的爷爷奶奶交口称赞。

奔波了一上午,魏迪都没来得及停下来喝口水。“大家都很辛苦,身为党员,我更应该以身作则。”魏迪表示,喇叭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声载体,今年春节以来,该镇的“流动宣传车”每天都会准时开到村里,向大家滚动播出疫情防控知识,既有顺口溜,又有打油诗、快板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做到了村村听得到党的声音,户户听到懂防控疫情的办法,让“小喇叭”发挥疫情防控宣传“大作用”。

欠孩子的 等到疫情结束后再还

完成每天的工作,夫妻二人回到家中已是深夜。最让夫妻俩牵挂的还是家中年仅5岁,身患重病的孩子。在疫情面前,夫妻二人作为党员,他们深知舍小家才能保大家。

“张舒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做事认真、负责,1月29日,她孩子生重病,夫妻俩连夜赶去华西医院给孩子看病后,就立马投入到了工作中。”张舒的同事蒲怡璇竖起大拇指说。

防疫就是战场,作为党员使命在肩,为了全力以赴,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张舒夫妻俩“有家不回”,吃住在外,把孩子送到父母身边照顾。

“宝宝,爸爸妈妈爱你,但爸爸妈妈要去帮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战胜病毒,不能在家陪你,要听外公外婆的话。”张舒哽咽地说,孩子的病情十分特殊,父母的温馨话语,孩子听不懂也回应不了,她多么希望孩子能像别家的小朋友一样,健健康康成长,跟自己对话,跟自己撒娇,跟自己哭闹,给自已加油打气。

“工作忙碌是责任所在,想孩子了,就挤出空隙给父母打个电话、连个视频。”说着说着,张舒用左手捂住嘴,满脸泪花,每次看到身患重病的孩子心如刀绞,但社区的群众工作必须要熟悉社区工作的人来做。“我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觉得亏欠孩子,但是相对于疫情来说,也算不上啥。”张舒坚定地说,守护好望天坝社区,守护好顺庆,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家,欠孩子的,等到疫情结束后再还。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张舒、魏迪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顺庆的疫情防控一线,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将孩子托付给老人,逆行奔赴“战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负重前行;疫情不退,他们“有家不回”;他们在一线连续奋战了18个昼夜,他们就是这个春天里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应受访对象要求,为保护未成年人,本文对魏迪、张舒夫妻俩的孩子的病情特意模糊表述)(今日顺庆 谷芳)

来自今日顺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