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奔赴抗击疫情前线 儿子作“诗”鼓励

  成建和,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公卫部副主任,先后在南沙区榄核医院、番禺区钟村医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自2012年调入番禺区石壁街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

成建和与同事在一线抗“疫”。

提前培训 防护衣穿脱不简单

  2020年1月中旬,随着上级不断下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文件和培训课件,成建和认真地把每一份文件传达的精神看透、吃透。凭借着他十多年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经验,认为做好前期准备刻不容缓,做好应急物资配备,院内工作人员消毒、个人防护的培训迫在眉睫。

成建和在讲解做好防护的步骤。

  1月23日(农历廿十九)下午,成建和紧急召集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衣的穿脱规范培训,务必让全员掌握。医务人员只有做好个人防护,才能“招之则来,来之能战,战之者胜”。

通宵做监测 生怕遗留可疑对象

  1月23日(农历廿九)下午,完成防控培训后,本准备下班回家的成建和突然接到中心负责人的召集,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当天晚上8时需要安排医务人员到广州南站对来穗旅客开展体温监测工作。

成建和与医务人员在开展消毒工作。

  一直以来对工作都持着务实、执着、敬业、奉献态度的成建和主动请缨接下了该项任务。虽然执行任务时间是从凌晨到次日早上,但是他做好防疫工作的决心把睡意全打消了,他始终注视着显示屏,监测每个出站的旅客通过红外线监测仪测出的体温,生怕遗留一个可疑对象。

监测出站旅客的体温。

除夕至今无休 走遍全街300个住宿场所

  1月24日大年三十当晚,在每家每户团圆的时候,成建和却一直奔走在石壁街辖区的大街小巷开展疫情排查工作,泡面加饼干就是他的晚餐。

  从除夕至今,他走遍了全街300多个住宿场所,一直奋战在开展湖北来穗人员健康监测、对集中医学观察点接待住宿酒店工作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管理密切接触者等工作中。

抗疫不回家 儿子写诗送来鼓励

  面对节后务工人员的大量回潮,广州南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疫情必然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抗疫工作,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开始,成建和决定24小时驻扎在单位待命。用他的话说,“留守在单位,心里踏实”。留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不仅是为了心里踏实,更是对生命和职责的敬畏和守护。

查看病患。

  成建和对疫情工作的担当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同为医务人员、还在休二胎产假(二宝刚满6月龄)的妻子为了让丈夫心无旁贷地抗击疫情,毅然承担起照顾两个小孩的担子。

  大宝(他的大儿子)也发来了自己写的“诗”支持爸爸:“国家身陷危难中,白衣战士未停留。日复一日抗疫情,不知几时才停休。”

出现确诊病例 化身小黄人奔现场采样消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成建和总是说,“需要我,我就上”。刚接到区疾控中心的通知,石壁街有确诊病例,马上要对确诊病例的家进行消杀,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送检,成建和二话不说就驱车直奔现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胶鞋,戴上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背上几十斤的喷雾器,在负重情况下完成流调、采样和消杀等工作。

  这时候的他早已汗流浃背,护目镜也变得模糊不清了,然而他仍然保持清醒和理智,因为他所记录下的资料将会是无数人的希望,正是一次次的迅速出击,一次次正确地隔离病患,排除恐慌,也正是流调信息的一次次迅速传递,才能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方向。

来源:广州市文明办 番禺区文明办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