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徐家铺看齐!石首战疫社区防控标准化的生动实践

“500多人的城郊社区,整齐划一的安静下来,以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踪影,道路上看不见一辆行驶的汽车,整个社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2月10日,记者探访石首市笔架山街道办事处徐家铺社区的感慨。


徐家铺社区面积5平方公里,辖三个小区五个居民小组,社区共有居民1247户3929人,租住社区1500余人。面对防控的严峻形势,社区党总支快速响应,严密布控,按照“100%全覆盖,不遗漏”的要求,对社区进行全面摸排,率先实现社区人员通行证管理模式,辖区1247个家庭和租户每家只发放一张通行证,每两天仅允许一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对持有通行证的居民出入时间逐一登记造册,严格按名册管控人员流动。搭建“大群带小群”平台,每个家庭发放一支体温表,每户确定一名家庭成员每天两次将家庭成员体温通过微信群报社区群,做到体温监测全覆盖。



■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市直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共驻共建”的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市委编办、市扶贫办、市城投公司等部门的共驻共建队员们下沉社区,马承武党员先锋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一面党旗,一张桌子、一本登记簿”就是战位,“一只口罩、一个喇叭,一支体温监测枪”就是武器,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工作合力。




■ ■■■■

一个个佩戴“马承武先锋队”袖标的共产党员开展“敲门行动”,社区干部李胜、王国斌从春节开始就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对人员流动严格管控,对发热病人“地毯式”搜查;排查专班严格落实一天一登记制度,为每位居民建档立卡,监测体温,并送去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小区公共区域消毒灭源工作;还有一批叫不上名字的社区民警、公卫人员、志愿者们对责任片区防疫责任实行包保,挨家挨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员者们为困难户免费发放口罩600多个,上门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提供液化气、蔬菜等上门服务;共建共驻的党员干部成为社区全天候“守门人”,在各个路口设立哨卡,24小时值守,对社区出入车辆人员逐一检查。



■ ■■■■

守牢卡点、管好小区、阻断人流,这群逆行者为社区群众撑起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伞”,喷绘出战疫一线最高颜值的“底色”。(通讯员 罗程 付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