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以我们的坚守,换来幸福的相聚

1月20日,三台县正式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全县上下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十多天来,有这样一群5700人的队伍,他们夜以继日的奔赴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他们的坚守,默默的换取百万群众幸福的相聚。他们是最可爱的白衣卫士,最美的“逆行者”。

统筹施策,他是疫情防控的“指挥官”

2020年的春节,本应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却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县卫健局公卫股股长赵伟主动放弃了休假陪伴家人的机会,一直坚守岗位,统筹做好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主战场。

疫情初期,赵伟加班加点在第一时间完成了防控工作方案,并策划第二天的培训工作;在疫情调查处置工作中第一个深入病房、社区、基层,多次到各医疗机构现场指导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运转工作,统筹协调辖区各项防控工作,及时统计汇总各镇乡上报的疫情形势及防控工作动态,为全面分析研判疫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他的带领下,全县防控阵营的战友们挺身而出、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赵伟常常加班到凌晨,饿了就泡方便面、渴了就喝矿泉水、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下,他总是说:“共产党员就要带好头,疫情面前我们必须誓死坚守。”


争分夺秒,他是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杨干金,从事疾控工作29年,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他召集全县的传染病专家,安排公共环境消杀,落实基层卫生院防疫队伍培训等。在一次高度怀疑的病例调查中,他为了避免年轻同志被感染,冒着自己可能会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径直前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他总是对科室的同志开着玩笑说:“你们要好生照顾到家里面的老人娃儿,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是给我们老年人留点获表扬的机会嘛”。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岗位,已经记不清连续工作24小时,或者36小时,甚至48小时有多少次了。困了,伏案休息;饿了,不同种口味的方便面就十分满足。

面对疫情,杨干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他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好,他说“疫情防控必须争分夺秒,我们做得好一点,疫情防控这条路就走得稳一点。”


冲锋陷阵,他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

肖永常是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一名普通的职工,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老同志就置身事外,而是主动请缨奔赴隔离观察点。

肖永常所在的隔离点有20余个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每天要为这些密切接触者测量2次体温,做好隔离场所的消毒工作,上报各种报表……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面临着极易感染的风险,他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而是一直坚守在防控工作的一线,直至目前已在隔离点坚守了7个日夜。在接受领导慰问时,肖永常说:“只要岗位不离,责任就在肩上。”


细查入微,他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石”

大年初一,张胜涛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在凉山州盐源县老家与家人们吃着团年饭,他突然接到疫情形势严峻,医院人手不足的电话。挂了电话,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告诉家人,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是和同事换班累计的假期。一路上他冒着大雪不顾湿滑的道路和晕车的妻儿,加足马力,回到三台已是凌晨4点过了。当得知要派人到高速口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测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在检测点上,张胜涛主动承担夜间的检查,他总是调侃自己说“我身体壮,抗冻力强”。十多个夜晚,无论是风里雨里,他都佩戴着党徽,手里拿着额温检测枪忙碌地穿梭在过往车辆中。

他说:“现在排查筛查最重要,我要实现我们这个点所有车辆人员检测全覆盖,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百万三台人民负责”。除此之外,张胜涛白天还要到医院处理住院病人,尽管身体很疲惫,他却没有一句怨言。


这次战“疫”里,有太多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我们记下来的不过是千万分之一。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也很难知道,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善良的灵魂,就是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充满了力量,眼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