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了稳经济,楼市会有什么大动作?

面对新冠病毒的突然袭击,经济已经受影响。

快速反应的是股市,2月3日,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三大指数开盘皆被重创。虽然央行已经快速出手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加上隔天再次投放了5000亿,两天加起来1.7万亿,但有10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两天净放量5500亿元,依旧难以止住股市的下跌。

除了股市,受疫情冲击的还有楼市,延迟复工、暂停开放售楼处已经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交易,部分建筑工地延期,开发投资增速下降,一季度的楼市成交预见悲惨。

在疫情影响下,货币宽松正提前到来,而对于楼市,很有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调控放松。

楼市的调控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一个是增加货币总量,即经济手段,第二种则是市场政策,即行政手段。

经济受损,首先肯定是在大的经济上抢救,在这方面,央行层面可出动的工具归纳起来就是三种,俗称央行三大法宝:

·存款准备金:降准

·利率:降息

·公开市场业务:逆回购、MLF

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降准)是为了增加银行可放贷金额,从何增加市场上货币总量的一种手段。


而降息是通过必要手段控制基准存款利率,当银行利率变少后,原先存在银行的钱的收益就会变少,储蓄者就会更倾向于将钱从银行拿出来,从而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而手头有钱的人,会倾向于去投资,其中又以房产投资为主。

简单来说,降准是增加货币流通量,而降息则是鼓励投资。

这是在经济环境低迷时,常见的两种手段。而直接的弊端就是通货膨胀,但为了稳经济,总得阶段性有人牺牲。

看回公开市场业务,常见的有逆回购和MLF,逆回购简单理解就是放水,也是为了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起到调节利率的作用,央妈把钱借给商业银行,银行手头上的钱多了,就可以不用高息去借其他机构的钱,那么放贷出去的钱利率就会降低,从而降低贷款利率。

目前执行的LPR=MLF+利息差,除了降准降息,MLF降低也会给LPR的降低带来空间,现在已经鼓励商业银行降低利率,未来一段时间,LPR利率估计都会持续走低,目的也是为了刺激楼市成交。

以上所提的央行三大法宝,逆回购已经实行,降准降息估计马上会来。

虽说三大经济手段并非直接指向楼市,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受到的利好绝对不会少,这点大家已有所共鸣。

比如目前武汉、郑州、惠州、成都等城市,首套房利率都处于最高点,郑州,连首套房贷都要上浮25-30%之间,这个太恐怖了。

而且大多数城市因为限购限贷,二套房首付5成以上,如果二套再继续上浮25%,资金压力和成本都很高。

这些城市在今年肯定会有很大的下调空间,以此来刺激成交。

历史总会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相比2003年的非典,这次新兴肺炎疫情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不可相提并论。但考虑到病毒会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估计这次会参考非典时期的政策逻辑(先宽松、后收紧)。

所以楼市政策很有可能出现定向宽松调整,如果经济压力持续加大,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大规模定向放松政策的可能性。

早在去年,在“因城施策”的政策指导下,就有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到了调控放松的节奏中,比如税费优惠、财政补贴、人才新政等刺激措施,今年不排除会有大批城市跟进。


房地产市场如果想进一步刺激成交,或许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宽松。

比如从五限:限购、限售、限贷、限商、限价上下手。

虽说现在大方针是“房住不炒”、以及稳定的预期并未改变,但因城施策下,不排除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受困于经济压力,变相去“挑战”五限。



从五限来看,限购和限贷有其合理性,肯定会长期存在,但另外三限的可操作空间就很大了。

待危机过去后,相信政策又会逐渐收紧,房企也会逐步收回让利。

最后,想说点题外话,每天看着确诊人数在不断增加,有公司开始继续往后延长假期,上班时间待定都感到非常着急又无能为力。

这次的疫情影响真的非常大,预示着未来经济的影响也会特别大,真心希望拐点快点到来,一切恢复正常。

待春暖花开,想去武汉吃上一碗热腾的热干面。


三疯长期坚持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并转发,有问题的小伙伴也可以撩我,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分享更多关于南昌房地产行业及市政规划的优质内容,近期有置业打算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三疯,三疯会尽量帮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