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母子間怎麼和解?或許,聽聽這個故事就夠了

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在頭條播出之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婚姻事業都陷入危機的中年男子--徐伊萬,因為一些意外,不得不陪母親同上一輛火車,去莫斯科圓夢的故事。

這部片子在劇情的構思上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在情感素材的選取上,還是很用心的。比如這幾句臺詞:

“你怎麼一點都不乖呀你”

“你怎麼可以跟媽媽這麼講話呀?”

“你跟你爸一個德行你”

句句緊抓生活,字字深入人心。

強行餵食、溝通障礙、強勢管控,火車上6天6夜的相處,將兩代人的隔閡展現的淋漓盡致,令人抓狂。

一路上雖然吵吵鬧鬧,但影片結尾的那一幕,卻讓觀眾對這位有強迫症、疑心病、控制慾的媽媽,多了一份心疼。

徐伊萬的媽媽回到家裡,在鏡子面前摘下了那頭時髦的假髮,稀疏花白的頭髮一改潮媽形象,滿屏的孤獨和蒼涼,惹哭了不少觀眾。

歲月不饒人,那頭假髮撐起來的強勢,終究還是抵不過歲月的摧殘。

她,是真的老了。

都說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從一體分離出來的兩個個體,為何會漸行漸遠、產生這麼深的隔閡?

整部影片都在帶著觀眾去尋找這個答案。

直到影片的後面,媽媽盧小花講了一個故事,才隱晦地揭開了這個家庭的傷疤:

一九八四年秋天,

我們一家還在伊寧生產建設兵團住著。

我記得那天下著毛毛雨,

廣播裡播著《瑪依拉》,

你興沖沖地拿著一份考卷回來,

說你考了一百分,

結果看到家裡亂七八糟,

東西碎的碎,倒的倒。

你問我胳膊上的傷是怎麼回事,

我告訴你是家裡進了賊,

你扔下書包就要去追。

那時候你才七歲啊~

其實哪有什麼賊啊~

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樣,

我們倆確實過得不幸福。

徐一萬說:“這件事以前沒有跟我說過啊。”

媽媽的回答讓人心疼:

小孩子是看不到那麼多的,

你能看到他是你爸,

但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

我和你爸是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

因為這個我在新疆多待了八年,

可是婚姻生活和我想的太不一樣了。

很多次我都想一走了之,

但我一看到你就捨不得了。

那天,你跟我說,

媽媽,

等我長大了,

我來保護你。

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

我這一輩子,

就是為你而活著。

我知道了,

雖然你是我的兒子,

但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啊,

我管你管多了,

對不起。

“小孩子是看不到那麼多的。”一語道出了多少的委屈和無奈。

在家庭關係中,用單方面的視角看到矛盾的情況比較多。但是,很多關係並沒有那麼簡單,母親,也是父親的妻子、外公外婆的女兒、爺爺奶奶的兒媳婦……

想要家庭和睦、事事周全、人人順心,真的是一堂需要終身修行的課程。

“媽媽,等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

能把孩子稚嫩的玩笑話當真的,或許只有自己的母親。

在母子關係中,有些關心,喜歡披著強勢的外衣,能擋刀風劍雨;有些愛,霸道且狂熱,正如烈日灼心。

說到底,它們都是母愛的一種形式,兒女日漸長大,母親日漸衰老,隔閡不斷加深,作為兒女,要怎麼去接受?

這是這部電影留給觀眾的謎題,或許,有人已經找到了答案,也或許,根本沒有答案。

從雪地中的這個故事,你看懂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