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 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平常時候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是共產黨員的使命要求。疫情當前,阿壩州廣大黨員幹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廣大黨員幹部迅速奔赴各條戰線,衝鋒在前,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鋼鐵強人”守在高原防疫第一線


海拔3000米的馬爾康市古爾溝村,冰天雪地。村口紮起的臨時卡點上,黨旗飄揚,村支部書記王平筆直地坐在輪椅上,認真記錄著每一個進村人員的基本信息,細細的汗珠帖在額頭上。他身後一群佩帶黨員先鋒隊袖章的“小紅帽”們正在給進村的車輛消毒。

王平是個“八零後”的藏族漢子,今年39歲,在古爾溝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已經快十年了。在他的帶領下,全村60戶村民家家戶戶養殖犛牛、黑豬,2017年,該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王平作為全村產業帶頭人,長年幫助農戶找銷路、改良品種,還辦起了村養牛合作社。因為高原氣侯惡劣,加上長期積勞成積,王平在四年前就因神經血管問題逐步喪失了走路的能力。雖然坐上了輪椅,但是王平仍然以高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在群眾心中,他就是領路人,有他在,村民們心裡就踏實。

從1月31起,古爾溝村就設立了防疫卡點,這裡日平均氣溫在零下七度,在寒風中站立兩個小時就凍透了。王平主動要求和三名黨員駐守在卡點上,每天早上9點,他帶領全村30多名黨員在這裡集合,開完全村防疫工作安排會後,他和隊員們就在這裡嚴格排查外來人員和車輛,直到晚上八點才下班,在寒風中要堅守10個小時。中午飯和晚飯都是老阿媽從家裡煮好帶到卡點上。

村民麥多斯基、卓瑪從浙江等地回來,王平帶著村醫上門去給她們測量體溫,詳細記錄她們返鄉的活動軌跡,囑咐她們在家隔離,不要外出串門。每天,“小紅帽”們都會上門給她們測體溫、瞭解生活情況。

疫情期間,王平組織全村20餘名年輕黨員幹部,每天堅持對村民房前屋後、寺廟及其他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從2月6日起,村委會開始為村民熬製中藥湯,並由黨員先鋒隊送到每戶村民家中。

中午休息一個小時,王平推著輪椅到村委會廣播室給村民們宣講防範新型冠狀肺炎需要注意的知識,為了方便群眾理解,他在微信上找了一些順口溜講給大家聽。卡點上特別忙、離不開人時,他就一邊在寒風中烤著火,一邊用語音在村民微信群裡給大家講防疫的段子。

在大家的眼中,王平是一個鋼鐵強人。但當他晚上趕回家時,就直接癱倒在沙發上,全身發抖,老阿媽坐在旁邊幫他揉腳揉腿,痛得他大汗淋漓。”本來春節後準備去成都看病的,但是疫情就命令,我是村支書,不能先撤,必須帶領黨員把村子守護好!”

他告訴記者,在疫情結束後要帶領村民一起發展阿壩中蜂養殖業,建立養蜂合作社,打造一個屬於古爾溝村的蜂蜜品牌,讓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


六旬老黨員 主動請戰擔使命


陳發清,今年65歲,花甲之年的他本應享受幸福晚年,卻本著熱愛工作,回饋社會的心裡已繼續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奮鬥5年。在2015年退休後,被汶川縣醫院返聘回醫務科進行醫務管理工作,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國蔓延後,防疫形勢刻不容緩,這位有著38年黨齡的退休老黨員遞交請戰書“本人身體健康,工作激情高,家庭沒有拖累性負擔,如果有工作需要到全國各地支援防疫工作時,我自願申請奔赴前線履行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請戰書上,陳發清的親筆簽名與鮮紅的指印清晰可見,退休不退崗,離崗不離責,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是防控疫情的戰士,陳發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

據瞭解,陳發清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參加了多次醫療救援的任務,曾經,在2010年玉樹地震後,由他擔任隊長,克服年紀大,海拔高等問題,帶領17名醫務人員奔赴玉樹災區進行醫療救援。衝鋒在前,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為生命站崗,為健康護航。這是像陳發清這樣的醫務人員共同的願望,在汶川縣人民醫院,還有超過150人以上遞交了請戰書,面對疫情,他們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目前,汶川縣醫院已經完善發熱門診隔離設施,完成了醫護人員防護培訓,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全院各科室、部門早在大年初二就取消了休假,堅守崗位、嚴陣以待,堅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處置機制,堅決杜絕疫情蔓延。

一封封簡短的“請戰書”,一枚枚鮮紅的手印,無不彰顯了汶川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義無反顧、仁愛至誠的責任與擔當。


白事簡辦 忍痛投身防疫戰


“各位親朋好友,家母於今天下午去世,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故喪事簡辦,特此告知。”同時子女發送信息、打電話告知親朋好友為防止疫情的傳染和蔓延,我們也將一切從簡,希望前來悼念的親朋好友們望理解”。1月23日,紅原縣邛溪鎮達格龍村的一條“訃告”信息引發眾多群眾點贊。發此“訃告”的正是紅原縣邛溪鎮達格龍村老支部書記瓦布登,老支書家裡的母親因患高血壓臥病在床,1月23日不幸離世。


按照達格龍村的村規民約,家中有人去世,整村及親朋好友都要幫忙一起操辦喪事,再之這位老支書在任28年,在當地很有名望。但鑑於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瓦布登的子女們商議決定從簡辦喪事,現場只進行必要的幾道程序,做到整個過程沒有人群聚集。“在當下特殊時刻,能為疫情防控出一己之力,相信老母親也會地下有知,支持我們的。”瓦布登坦言,不能為母親興辦喪事寄託哀思,這對做子女的來說是一種遺憾,但如果親戚朋友因此前來悼念而感染病毒,那他們也會遺憾一輩子,在關鍵時刻絕不能給政府、給親朋好友添麻煩。


按照當地風俗習慣,家人離世親屬要盡孝49天,可在老支書的母親去世僅8天后,瓦布登一大早便出現在了村上設置的防疫卡點上,“瓦書記,你別太傷心了,喪事都辦好了嗎,你還是先回去吧!”。“辦好了,沒事,在疫情面前,我是村支書也是一名黨員,我不能只顧著我家的事情,我還要帶頭做好黨員模範先鋒作用……”,面對牧民群眾的關心和勸導,瓦布登微笑面對,轉過身卻偷偷地抹掉眼淚。

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的他,累了就在村接待室小憩一下,鎮幹部到他家裡問到“瓦書記到哪裡去了”,“他肯定在村委會,幾十年都這樣,況且現在又是特殊時期”作為瓦布登的妻子角科姐已經習慣了他這樣的工作方式,知道再怎麼嘮叨也沒有用了,索性就由著他了。


疫情防控期間,達格龍村在老支書瓦布登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黨員志願服務者和聯戶小組等都紛紛動員起來,主動發揮職能作用,耐心細緻地入戶做工作,向牧民宣傳當前防控形勢及政策,構築起了達格龍村疫情防控最堅強的防護網。

“我代表邛溪鎮感謝你!”邛溪鎮鎮長溫泉說,瓦布登這位老黨員帶領著達格龍村牧民百姓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現如今,瓦布登的家人們能顧全大局,白事簡辦,並能及時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中,這無疑是黨員精神的延續和傳承。


黨員做表率 把好“入關口”


金川縣卡拉腳鄉布基村,曾經是出了名的“上訪村”,村民不團結、不聽話,當地各級幹部說起就頭疼,2015年在分類定級中被定為“後進村”。

如今,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布基村作為入鄉的第一道“關口”,把守不好“關口”就會對全鄉人民帶來安全隱患。出乎意料的是,全體村民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團結一致、主動作為。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從未出現排查疏漏、勸返消極的情況,各家各戶的防疫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升。通過此次防疫阻擊戰,大家都肯定地說,“布基”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布基”了。

布基村扭轉的根本原因,得力於該村支部書記羅諾多年來對基層黨建的抓緊抓牢。關鍵時刻,黨員幹部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確保了全鄉的安全穩定。

自疫情發生以來,卡拉腳鄉高度戒備,要求村民之間不得串門,不準扎堆。為把防疫宣傳貫徹落實到每一戶每一人,羅諾每天戴著口罩敲遍全村的門,即使在布基村最高的山上,也能看到張貼的防疫宣傳知識,做到了全村人人知曉。

把好全鄉“入口”關,鄉人民政府在布基村口設置臨時排查點,安排專人對過往人車進行排查消毒,羅諾組織起村上有相關經驗技能的黨員,搬工具、搞電焊、掛反光條......一個下午,規範、醒目的臨時排查點就矗立在了村口。“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定把好“入口”關,這是我應該做的嘛,羅諾書記你放心!”在高高飄揚的黨旗下,負責蹲守的布基村民阿周光榮的說到。


火線入黨申請書 表初心決心和信心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嚴峻,身為人民警察,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接受黨組織指導,經受考驗,義不容辭。我堅信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我將盡我所能,燃燒青春熱血,為打贏這場戰“疫”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一切行動向黨員看齊,堅守茸木達疫情防控卡點一線,勇往直前,絕不後退。時刻準備著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壤塘縣茸木達鄉疫情防控一線的民警巴舵在疫情期間,鄭重的向茸木達臨時黨支部遞交了一封火線入黨申請書,在危難時刻選擇向黨組織靠攏,以實際行動書寫下入黨誓言和服務百姓、奉獻百姓的決心。

初心使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來自戰“疫”一線的火線入黨申請書即是請戰書、也是決心書。面對這場疫情,他們選擇挺身而出,衝在前線,用熱血書寫忠誠,用堅守履行使命。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在阿壩大地

廣大黨員幹部

用行動闡釋初心使命

松潘縣81歲農村老黨員嶽登信 省吃儉用捐款2000元

映秀預備黨員馬禮正 主動申請到卡點值守

汶川縣興文坪村26名黨員為武漢捐款

在3507高地成立臨時黨支部

不分白晝 莊嚴宣誓

衛生防疫卡點黨旗飄揚

黨員衝鋒在前 嚴控鄉村防疫


一名黨員

就是一面旗幟

一個支部

就是一座堡壘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阿壩兒女

戰疫必勝


特別鳴謝

馬爾康 汶川 紅原 金川 壤塘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