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和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我市从即日起开展全民体温监测工作。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市民:

我市为什么要进行全民体温监测

答:按照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疑似病例搜索范围和力度,开展全民体温监测。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开展全民体温监测,目的是全面排查,从源头上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遏制我市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群防群治人民战争,切实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健康和全社会健康。

全民体温监测如何开展

答:从即日起,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整合党员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组成工作团队,分片包干,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家里有体温计的以自查自报为主,如果市民体温正常,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报告;有体温异常者向社区报告后,工作人员再上门检查。体温监测应逐户逐人每日监测一次,确保排查全面覆盖、不漏一人。每天排查至少上报一次,一般不会干扰居民正常生活,采取这种方式除全面监测体温需要外,还可了解居民有什么生活困难需要帮助。

社区发现发热患者怎么处理

答:如果市民家中有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应由社区组织其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筛查,根据诊断情况,按照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一般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不同类别,进行集中收治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若市民不配合体温监测怎么办

答:在疫情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耐心做好沟通、解释和说明,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如遇不配合排查工作的市民,必要时可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刘睿彻整理)

防疫科普>>>

从2月6日起,武汉要全民测体温了。这次测体温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测体温看似小事,但是也有一些小细节不能马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综合科/老年科总护士长李凌、护士王勤给居家测体温的市民作如下提醒:

全民测体温了

测体温前别做这些事

准备

测量前20-30分钟要避免以下情况:剧烈运动、进食、喝冷热水、沐浴或者是进行了冷热敷,如有上述情况,休息30分钟再测量。

测量

取出体温计用酒精棉球擦拭,读数时,水平拿住体温计尾部(非水银槽段),使视线与体温计保持同一平面,缓慢旋转体温计,看到水银柱顶端对应的数字即为当下的体温。

读数

如选用水银腋温计,检查有无破损,水银柱顶端应该在35℃以下,用干毛巾擦拭腋窝,保持腋下干燥再测量。水银槽端放置于腋窝正中。测量者采用曲臂过胸的姿势,测量时间为10分钟。

不同测量方式体温正常范围各不相同

正常范围

口温: 36.3℃— 37.2℃

肛温: 36.5℃— 37.7℃

腋温: 36.0℃— 37.0℃

红外线额温计怎么用

红外线额温计因为测量时间短,非接触式不易导致交叉感染而逐渐被家庭采用,但其对测量环境和测量方法要求更高,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如果测出体温异常,如体温不升或者发热,建议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查。

社区工作人员注意做好消毒隔离

建议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如有条件建议配备护目镜,随身携带快速手消毒剂,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接触一位居民前后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有人上门测体温可怕吗?

社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是为了对居家人群进行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目的,居民不需要害怕,应主动配合。社区人员宜采用非接触方式的测量手段,居民做好必要防护即可。社区人员来访前应提前通知居民。居民接到通知后,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戴好口罩,家庭成员依次测量体温后洗手。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