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样样通,围观“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9年高考结束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引发热议,作为一名理科生,其在文学素养方面造诣之高令多少文科生望其项背。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这档由CCTV-10自主研发的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是掀起了一股古代诗词热潮。

黄荣华说,影响古诗词教育持久性的因素包括三方面: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今天,古代诗词往往被写入课本和文科试卷,应试夹缝里传承传统文化之所以这么难,一是因为应试教育体制下对语文教育的功利心,中小学语文老师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真义;二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不同,阅读、记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的作品是很困难的;三是因为没有培养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据调查,一个年级中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大约占30%,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又只占其中的30%。

要想传承好古代诗词文化,必须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将“关于考试知识”的教学,变为“关于我的生命需要的知识”的教学,摒弃“以知识为本”的功利主义教育,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审美人生教育;其次,提高古代文学甚至语文在综合成绩中的影响力,侧面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作为家长,你的才艺、爱好会逐渐渗透到孩子的世界中。上面我们提到,家庭环境是影响古诗词教育持久性的因素之一。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武亦姝在作文中写到:父母似乎对各式各样的古镇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古幽思需要在故纸堆里的长期浸淫。这也是武亦姝对古诗词文化造诣如此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