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抽筋!一群未成年小孩,演了部自己都不能看的R级片

我们都知道,R级喜剧是给成年观众看的。

这类电影通常有着大量下三路的笑料、毫无忌惮的粗口或恶俗重口的桥段,妥妥的少儿不宜。

比如我们熟悉的烂仔帮电影、美国派系列、宿醉系列等等。

然而,今天要聊的这部R级喜剧不一样,它竟然是由一群孩子出演的——《好小子们》。

故事的男主名叫马克斯,是个刚上6年级的小男孩,虽然只有12岁,但已经到了青春萌动的年纪,对异性有了本能的好奇。

他有两个好基友,小胖和小黑。

三人煞有其事地成立了个名叫“豆袋男孩”的组合,整天混在一起玩耍嬉戏,没事就讨论些男生女生的话题。

最近,男主遇到了一个小困扰,他情窦初开,喜欢上了一个女同学,但不知如何表白。

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学校里最酷的男孩索伦,邀请他们去参加一个“接吻派对”。

届时,他暗恋的那个女同学也将到场。

“接吻派对”这么梦幻的事,男主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

但摆在他面前有一个重大的难题,那就是他们三个都不知道怎么接吻。

所以,三个好基友只有想办法尝试各种学习之道。

他们先是上网搜索,结果搜着搜着就不小心看到了一些羞耻play。

然后,小胖又想起家里有个据说是“练习心脏复苏”的娃娃,找出来给男主练习。

谁知男主刚练上,就从娃娃嘴里发现了不明毛发……

这种种不良的体验让男主意识到,只有“真人教程”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于是,三人决定趁男主爸爸外出,偷偷使用他的无人机,偷窥邻居姐姐和男生的亲密活动。

但没想到,教学视频还没拍到,无人机就被邻居姐姐发现,扣了下来。

三个人急中生智,跑去偷了邻居姐姐的包包,并和对方约定第二天一手交包、一手交无人机。

然而,等到了会面之际,三人才得知包里有毒品。

愤怒又害怕的他们与对方发生争执,无人机也因此被校车撞毁。

事到如今,男主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赶在爸爸回家之前,逃课买一个无人机。

但等好不容易凑齐了钱,他们才发现商店里唯一的同款,已经被邻居姐姐买走了。

邻居姐姐表示,想要无人机,就必须帮她们到大学生毒贩那里搞点毒品回来……

男主角几个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掏出一把彩弹枪就往上冲。

虽然最终他们歪打正着完成了任务,也成功拿回了无人机,但爸爸回家后看到满屋狼藉的样子,还是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他将男主禁足在家,取消了度假、暑假、生日聚会等一切娱乐活动。

难道说,男主忙活这一大圈,最后还是要与心中的女神失之交臂了吗?

当然不是。在这个时候,基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当天晚上,小黑和小胖偷偷来到男主家,用一句“就算你溜了,你爸又能把你怎样”,瞬间点醒了男主。

就这样,三人成功来到派对,男主也终于获得了自己的青春期初吻。

这些浮光掠影的经历,虽然看起来都像是小打小闹的闹剧,但给他带来了属于他那个年龄段的成长。

事实上,“成长”两个字正是本片的主题所在。

它不仅体现在男主身上,小胖和小黑也代表了成长的不同内涵。

拿小胖来说,他曾经因为害怕别人调侃,不敢追求一直向往的音乐剧梦想。

但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变得勇敢起来,在接吻派对上,他不再为别人的冷嘲热讽而介怀,开怀地唱起了歌。

派对结束后,他直接去参加了音乐剧试镜,最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主角。

这些情节表达的,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从深受外界影响到倾听内心声音的转变过程,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崛起。

这样的困惑与转变,别说青少年,就是成年人也经常会遇到。当自己的理想遇上他人的冷嘲热讽时,内心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就会动摇。

而小黑那条故事线,则表达出成长就要学会接受分别。

起初,小黑在爸妈突然告诉他两人将要离婚时,选择默不作声,但他的心里非常难过,感觉自己失去了家人。

后来,无人机一事失败后,男主曾气急败坏地表示三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当场解散了“豆袋男孩”,又让他担心即将失去朋友。

直到听到那个关于寄居蟹的比喻,小黑才明白,就像寄居蟹要从壳爬出来寻找更大的贝壳一样,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中改变,追求的天地也因此而不同,即使分开也是正常的。

最终,小黑明白了这个道理,能够坦然接受豆袋男孩的解散。

这就像人生中我们无法避免的人来人往,那些儿时的玩伴、曾经的好友,或是挚爱的人,都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某一天与我们分道扬镳,可这并不意味着你失去了他们。

正如邻居姐姐对男主他们说的那样:你们在幼儿园交到的朋友,都是因为你们住得很近。

相同时空的机缘,让我们同不少人相遇、相识;双方的步调不一,又让我们随时面临分离。可即便如此,时过境迁之后,心底的感情或许仍然不会改变。

回到影片中来看,男主被爸爸禁足的那一个月,也正是三个男孩适应了分别的过程。

在禁足结束后,他们来了一场正式的告别,明明只是分开了一个月而已,却如同老友重逢一般让人动容。因为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们告别了一部分不成熟的自己,明白了友谊真正的意义。

总体来说,做为一部R级喜剧,本片破天荒地采用了全员儿童的方式,利用成人化的台词和儿童特有的稚气来制造笑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萌。

不可否认,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消解了低俗笑料中的猥琐感;另一方面,却也容易让人产生不适和感到冒犯。

这种让儿童张口爆粗、一言不合就飙车的创作思路,有两个值得担忧的地方,一是由未成年人出演是否妥当,一是现实中出现类似状况如何是好。

好在,本片的主创团队对小演员们做了一些应有的保护,没有向他们解释相关成人内容,并且在影片上映后,他们也不可以看这部电影。

所以对这几个小演员来说,是真正获得了一次“我演完了,但我也不知道自己演了个什么”的神奇体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片中的三个男孩看上去满嘴虎狼之词、行为荒诞不经,但他们本质上却都是“拒绝黄赌毒”的正能量boy。

比如,当一不小心打开成人网站后,他们立马就选择了关闭;

当邻居姐姐提到毒品时,他们二话不说就终止交易。

每每涉及到关乎亲情、友情的选择时,他们也都做出了三观极正的表率。

片中还通过他们本能的反应,讨论了关于性别平等、反对霸凌等议题。所以看到后来,你就会自然而然地get到为什么片名要叫“好小子们”。

小黑加入了维护校园安全的反欺凌联盟

说实在的,如今这个信息化的世界异常复杂,很多事物在孩子和成人之间,并没有被区隔开来。

就像我们昨天给大家分享的儿童偷拍妈妈的案例,成人所能接触到的阴暗和诱惑,孩子也一样在面对,这就使得教育变得更加艰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而我们不应该去否认这个现实,应该更加坦诚、认真地面对它。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只有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投入进去,从自己做起,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更多孩子误入歧途,让他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健康成长,成为真正的“好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