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恐灭绝:光污染,杀虫剂和栖息地锐减是三大主因

如果人类再不节制,那么在夏日夜晚追逐萤火虫将只成为某些人的童年记忆。根据最新发表在《生物科学》(Bio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由于受到人工光污染,杀虫剂以及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全球有超过2000种萤火虫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

由塔夫茨大学的带领下,科学家和保护主义者组成的团队对全球萤火虫种群威胁进行了调查。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在东亚和南美,萤火虫的主要威胁之一是人造光。路灯和建筑灯破坏了昆虫的自然生物节律和交配仪式。

萤火虫(实际上是甲虫)会发光以吸引伴侣,但它们很容易将人造灯误认为是潜在的伴侣。成年萤火虫的寿命通常只有几天时间,由于它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寻找伴侣因而导致种群数量锐减。

破坏昆虫自然栖息地的人类构成了另一个威胁。在其幼虫期,马来西亚萤火虫(翼龙)生活在河边灌木丛中,这些灌木丛经常被人工养殖场砍伐。在欧洲,由于曾经是果园和农田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兰伯瑞斯(Lampyris iberica)萤火虫所获得的食物明显减少。在马来西亚,通常喜欢在河边的特定树木中交配的成年翼龙萤火虫不得不寻找新的求爱区域,因为河边的树木通常被砍伐使用。

该研究说:“有机磷酸酯和新烟碱类物质旨在杀死害虫,但它们对有益昆虫也具有脱靶作用。”研究点出,使用农药、杀虫剂也会危害萤火虫,还特别点名美国农民种植玉米、大豆使用的“新菸硷类”杀虫剂具有风险。此外,萤火虫生态之旅也是置萤火虫于险境的因素之一,这类生态之旅近年来愈来愈受欢迎,每年吸引超过20万人次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