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因“它”步入冷冻期!“三点”征兆做铺垫,地产未来在哪里?

在这肺炎突入之际,很多人都有“禀冬将至”的会晤,实体店和网店两种之中,实体店愈发显得美中不足,特别是人群集中之地,成为了人们不会贸然前往的地方,比如网红打卡胜地、知名景区等等,甚至景区开始暂停接待游客,要知道实体消费的关键点还是在于人气,高人流量就代表着更多消费的可能性。

不过阻碍总是短暂的,不能因为突如其来的困难而失去持续发展的信心,从事实体店生意的老板更应该“以静制动”,提前规划好未来发展计划,等到敏感时机渡过之时,再蓄势待发!

房地产快速发展已有30多年之久,乘风破浪一路走来,依旧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行业之一,从03年“非典”爆发到08年特大汶川地震,再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全国的商业可谓是遇到了“冷冻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速度让人们远离人群集中之地,春节前夕,许多房地产企业的工作计划因抗击肺炎不得已做出改变,从原本的初六正式上班延长至2月10日后,这对企业来说显然有些不利,毕竟直接带来经济损失,却足矣可见企业为抗击肺炎而众志成城的决心!

第二、城市中外地人口流入也因抗击肺炎出现滞缓。许多城市对外地人口流入设立关卡排除,比如笔者所在四线城市中就对外地汇入车辆进行15天的隔离观察,城市外来人口得不到增长,消费总量短期内难以提升,在实体店自身就存在较大竞争的行业来说,商业自然遇“冷”!

第三、经济流通放缓,经济增长速率降低,冲动消费的可能性愈发减少,更多的是满足日常所需,衣食住行的品质不再刻意追求。比如正常情况下,平时多多少少都会买些潮流衣物或者约上几个好友小聚一番,虽然当下依旧存在这样的需求,但是却被特殊时期的肺炎遏制。

其实商业遇“冷”并非一蹴而就,在2017年底就曾出现“征兆”!可以从租金成本、人口增速、消费模式多元化看出:

1.商铺租金成本逐年递增,增长率在3%—10%不等,商业氛围较好的楼盘大多在8%左右,与M2增速相毗邻。

2.全国总人口增速降低,城市人口两极化,一二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地级市人口数量却在降低,这对人口流出的城市经济发展显然不利。

3.消费模式不再局限于实体发展,更多的是线上消费,从货币使用情况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商品都可以在网上购得,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也远远大于现金,银行的现金存放量也愈发减少。


三者关系中,租金成本更让人心生共鸣,不管城市经济如何发展,租金的增长也会一如既往向前,与商铺投资者和开发商经营之路不谋而合,试想一下商铺如果缺乏增值效果,投资者购买商铺用意为何呢?开发商从拿地规划建设到出售同样也需要从中谋利。

但是租金成本对开实体店的商家来说,如今却成为较大的阻碍,一方面受到全国经济发展影响,租金成本与消费者消费体量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开实体店由装修档次、经营成本和持续的租金支出共同组成,当装修支出过高,在销售额不景气的情况下,容易入不敷出,每月的利润额抵不过房租,此时资金实力较强的商家还能勉强维持,对一般商家而言便增大了倒闭风险!

由此可见,商业地产的发展主要围绕“利益”展开,商家、投资者、开发商三者之间要持续发展,势必需要维持在合理的利润范围内才能实现共赢!此形势下的商业地产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呢?

开发商:作为地产行业最大的供货源头,不仅在拿地规划方面需要做到合理符合市场,还要有企业“让利”风范。

比如有些房企将坐地起价、水涨船高演绎得淋漓尽致!修建出来的商业体中,优质物业选择自持,相对劣势的物业则高价出售,由于房地产的价格与地段、性质、用途、供需关系等有关,而目的则是以提高利润为核心,所以高价卖出去的商铺更容易砸在投资者手中,房地产交易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远见的房企都会懂得“共赢”,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投资与其说是投资者,倒不如说是房地产的经销商,投资者运用资本将房产转卖或出租,从目前来看,商铺的转卖获利并不明显,一方面受到政策影响,高达20%的个税; 另一方面商业遍地开花,社区商业、商业街、购物中心甚至旅游景区层出不穷,愈发增多的商业对售卖方显然有些不利,变现成为难题,甚至存在一种说法:有价无市!可见商铺投资大部分还是以出租为主。

更多商铺个税,可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商铺个税”。


而商铺出租也开始出现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相对应的情况。比如在去年出现的不少实体店转租和倒闭情况,究其根本是租金所致,投资者将投资回报率设立较高时,势必会给商家带来压力,当超过商家承受能力时,倒闭便会成为现实!

商家:经过层层转化,到商家这里时,地产的价值才得到实质性的使用,老板通过装修、经营来以此获利,将商铺物业作为销售产品的平。“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转化更能解释这一现象,最终的大众消费者成为买单者,点点滴滴的利润为房地产输送“血液”!此时的租金成本对商家而言依然成为一笔不菲的开销,例如2019年就有一家餐饮店,因为面积比较大,每个月的租金高达5万元,从三年前楼盘开业到现在商业氛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由于装修投入较大,向开发商申请了延期交付房租,这一延期就是半年,直到年底也没能交付上,被迫用装修抵扣房租,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商业地产不仅具有投资价值,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服务产业,为生活带来便利,但如今的商业形势并不乐观。有人说买商铺的人都是有钱人,其实很多时候商铺的投资者是拆迁群体,其中有的缺乏投资意识,特别是商铺在选择地段、楼层、性质方面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后续转手、出租均出现不小难度。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未来主要以保值型投资为主、服务价值不变的方向展开,暴利商业将不复存在,体现价值与价格的时刻会逐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