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交警又是共产党员,上阵“夫妻兵”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2020年春节,延安市公安局安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砖窑湾中队指导员韩海东和县乡中队民警郭改琴夫妻俩,过得繁忙而又充实,他们俩有两个共同的身份——既是交警又是共产党员,他们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被同事们称为鼓乡最美“夫妻兵”。

“10来天没见面了,但已经习惯了!”

韩海东和郭改琴是一对80后双警夫妻。

春节刚放假,孩子风寒感冒,在医院打了两天吊针。

疫情发生后,夫妻俩需要马上返回岗位,郭改琴便请求医生,将原本打算输液7天的治疗方案改为服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将还在生病的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父母。

“放心,我们带着孩子在家,按时给她吃药,你们安心工作,记着戴好口罩!”父母的叮嘱还在耳边,夫妻俩便带着警察的庄严使命和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奔向抗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2003年,刚参加工作的韩海东就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的防疫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命令一下达,韩海东立刻就知道这次任务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韩海东是延安市公安局安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砖窑湾中队指导员,他和砖窑湾中队交警负责国道341线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与志丹界疫情防控监测点,拦截检查从志丹、吴起县来安塞方向的车辆。

监测点实行两班倒,每班实行全天候24小时的值守。

采访中,问起韩海东值夜班累吗?他笑笑说,“已经习惯了,前半夜还好,后半夜困得时候会提醒自己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车辆虽少,但决不能大意。”

从大年初二至今,已经连续工作10天时间,韩海东所在的疫情防控监测点查验了1000多辆过往车辆、3400多人,没有漏掉一辆车、一个人的排查。

郭改琴是延安市公安局安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县乡中队民警,疫情防控监测点设在国道210线安塞区沿河湾镇杨家沟与宝塔区界。夫妻两人坚守的是不同的岗位,但做着同样工作,检查驶入辖区的各类车辆,核查人员身份信息,配合疫情防控部门对车辆消毒、对车载人员进行体温测试,疏导车辆通行。

一个个指挥手势、一个个重复的敬礼、一句句暖心的叮嘱,夫妻俩在战“疫”不同的两地“同时”进行着。

“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做好防护。”

“你也穿厚一点,保重身体……”每天,利用吃饭时间,发个视频或者打个电话,身处疫情防控岗位的夫妻俩都会互相叮嘱,互相打气。

“从初二开始值班,我们已经10天没有见面了,但我已经习惯了。他平时的工作就在基层,经常十天半个月才回一次家,同样是交警,我非常理解和支持他。”郭改琴说。

“饭菜都热了三回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家?”

“妈妈,你和爸爸还没有下班吗?今天过小年,我和爷爷、奶奶都在等你们回家吃饭,饭菜都热了三次了,还不见人影?你们什么时候回家?”

大年初六,是陕北人过传统小年的日子,晚上防控期间,郭改琴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面对女儿的质问,她背转同事拭去泪水,压低声音在电话里对女儿说,“爸爸、妈妈都在忙,别等了,你陪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孩子听完便生气地挂断电话。

对此,郭改琴说,“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她长大了,自然会理解父母的责任与担当,会为她的爸爸妈妈感到自豪!”

使命在前,责任在肩,疫情在前,警察不退。抗击疫情期间,他们舍下家中亲人,坚守抗击疫情第一线。

“和家人相比,我觉得人民群众更需要我。”郭改琴回忆道,2月1日,天空下着雪,她在路口执勤,衣服被雪水打湿了,附近的一个老乡送来一把雨伞并对她说,“你们辛苦了!把伞打上,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

还没等郭改琴回答,老乡放下伞就走了,他戴着口罩,郭改琴也没有看清楚他的样子,只记得那个善意的眼神和那句温暖的话。

“一句‘你们辛苦了’,瞬间,似乎所有的疲惫和寒冷都消失了。”郭改琴微笑着说,“这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

“我们夫妻都是警察,更是共产党员,服从组织的安排和指令,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责无旁贷!”接受记者采访时韩海东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没有什么好与别人说的。”

郭改琴说,“我们能一同在抗疫一线坚守,这大约是最浪漫的事了。”来源:安塞发布 马志青 杨耀伟

(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