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一名老党员用初心和信念来守护群众平安

西北信息报讯(通讯员 杨雅芳 记者 杨东世)忙碌的日子总是充实的。2月2号一大早,61岁的麟游县酒房镇大庄村中湖组村民苟珠林5点40分就已起床洗漱完毕,老伴儿张乖秀给他端来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匆匆吃完后他顾不得这几日又开始犯腿疼的老毛病,赶紧出门叫上同村的苟红勤、苟书林,一起赶往5公里外的大庄村村部。

苟珠林曾在酒房镇苟安村、大庄村担任村干部,15年前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和老伴在家务农。这几年很少关注新闻的他除夕晚上看过春晚后,就时刻在手机上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相关消息。

初三那天吃过午饭,苟珠林在自家大门外和邻居苟红勤、苟书林聊天时,看到大庄村第一书记马啸天带着村上的几名干部挨家挨户给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连日关注新闻的他突然意识到了疫情的严峻性。

他接过马书记分发的宣传资料后并没有立即回家,三人一商量,转身加入到了村干部的宣传队伍。给全组42户人家分发完资料,叮嘱过注意事项后已经是晚上了。他急匆匆赶回家,一进门就给老伴说要从初四开始协助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老伴张乖秀一点也不理解,冲他嚷嚷:“人都过年呢,你一个农民瞎跑什么,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一天瞎操什么心…”老伴儿的怨怼使他坐立不安,内心焦急,来回翻看手机。初四一吃过早饭,不顾老伴阻拦他匆忙推着搁置已久的自行车出门联系上邻居苟红勤、苟书林,三人套上厚棉袄骑着自行车连忙赶到了大庄村村部,请求加入镇村疫情防控工作队。

考虑到他年龄大,身体不好,疫情防控工作辛苦,马啸天和其他村干部商议后并没有立即答应他的请求。苟珠林焦急的对他们说:“我有25年党龄,我还担任过两届村干部,做群众工作,我有经验。”

就这样,苟珠林成了大庄村疫情防控工作队的一员。大庄村在麟游的最西边,全村11个村民小组353户1304人大都分布在川道两边,人员居住分散,防控难度大。

为了能把防控知识传达到每一个群众跟前,使大家能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他跟村里干部一合计,把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改为步行上班,这样就可以在上下班途中沿路观察记录外来车辆,了解各村民小组的防疫情况,严防“漏网”的外来车辆进入村庄。

苟珠林(左一)为村民讲解防疫措施

几天下来,村里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七名群众也加入到了防控队伍中,老伴张乖秀通过他们的宣传,终于理解了苟珠林的“犟”,也打心眼里佩服他的“犟”,因为这是党员对群众的真情,也是丈夫对家庭的真情。

看着老伴每天早出晚归,张乖秀也每天早早起来做碗他爱吃的面条,中午空闲时动员隔壁三五妇女帮助村干部给村里的独居老人、残疾人清理卫生、消毒、宣传防疫知识…,晚上再晚张乖秀也要等他回家吃晚饭,她没有告诉老伴,做面条其实是怕他中午忙顾不得吃饭,面条比其他饭顶饱。

疫情无情人有情,短短几天下来,像苟珠林一样志愿加入防控工作队的群众在大庄村就有19名,他们的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随着夜幕的降临,苟珠林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他们还商量着第二天的分工,手电筒照的前方的路格外亮堂。用老苟的话说,这个年过得异常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