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在武汉病倒了,而武汉的天快亮了!

这几天,朋友圈一直铺天盖地地传播两件事儿,一个是武汉红会,一个是歌手韩红。

这几天被舆论追责最多的武汉红会,看不到中国已经拥有现在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事实。


一边是匮乏的疾病防御指导,松散的应急指挥系统,

另一边,是被所有慈善人士推到第一排的“韩红”。

三天筹款1.43亿,第七批物资已经送到了武汉及周边城市,第八批物资正在路上。

红会做不到的事情,韩红却长了“三头六臂”给办了。

是刻不容缓的疫情,韩红自己驱车整整13个小时运送物资。

韩红终于把自己给累病倒了。


在病床上她还说:

“所有的捐赠要到位,然后我还是车手,那边13个小时就是我一个人开的”。

“我不行了”。


看完视频内心几度无法释怀,为什么将所有的希望都交给韩红?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

而我们自己,在这次病毒将生死逼近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时,终于忍不了了。


为众抱薪,韩红被捧上了公益的“神坛”。

韩红硬钢牛鬼蛇神的语录也被广泛传阅。

“一包方便面都是可以公示的,为什么你们不做?做不到干净,就别怪社会有质疑,活该!”


随后,面对层层重压,武汉红会终于让步,同意单位和个人直接向武汉医院捐赠。

几乎一夜之间,武汉各大医院都松了一口气。

而从昨天开始,红会的仓库也由民企接管,效率和速度都成倍增加。

武汉红会仓库被民企接管后效率大增,将捐赠物资分类整齐摆放,并在物品上张贴了明细表。

每两个小时报告库存,按照指挥部的计划出库。




“中国,总是被她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基辛格

每一次中国遭遇灾难的时候,都会有最勇敢的儿女冲上来保护她。

除了开篇提到的韩红,还有无数多的恪尽职守的,无私奉献的人,在拼命去扛起抗击病毒的战线。

由于公共交通管制,武汉私家车车主充当起了“滴滴司机”,接送医院医生上下班。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民间的物资也不经过红会直接送到了医生的手中,尽管交通管制,但这也要比之间的速度快上很多。


更令人激动的消息是——

武汉金银潭医院,有37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是迄今为止该院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前几天,武汉疫情最凶的时候,68岁的环卫工爷爷将10711善款放下就走。

事后了解到,这可是爷爷做环卫整整5年攒下的钱。


他说想要为国家出一份力,不要曝光我的名字。


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88岁老兵捐出3万元,支援抗疫。

他说,这钱本来是省吃俭用攒着给儿子买房的,现在想先把国家困难渡过,再解决自己生活上的问题。

有人说,他们真傻,怎么想不通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


小区被封,这些人只能过年只能围在窗前,为武汉加油。


长江日报记者在街头采访中数度哽咽,原本最熟悉的车水马龙的街道,现在空无一人。


即便封锁城门,深夜的街头还是有人拉着手风琴,走在街头。

或许他相信音乐能带给人希望。


高铁上一位阿姨因为没有买到口罩而痛哭,自己也很担心外面的病毒,可是口罩就是买不到。


最后,地铁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备用口罩送给了阿姨。


母亲因患肺炎离世,院方怕传染不允许家属见最后一面,只能送去火化。

女儿无奈追着母亲的车,大声哭喊。

哭疼了上亿人。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将所有一线医生全部换下,换成党员。

他说: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这些一线医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响应国家号召。

他们也有亲人儿女,但在大灾面前。

他们最先选择的是“渡人”而非“救己”。

十个医生窝在一个诊室中睡觉,这就是他们“临时的家”。


由于长期戴口罩,她的脸上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用创可贴才能防止伤口感染。


一位医生因为每天只能睡4小时,晕倒在了医院门口。


医生父子隔着玻璃相互打气,谁也不知道隔离病房后面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丈夫医生,爱人是护士,他们的拥抱可能正在诠释着“生死”。


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坚守一线30多天。

还利用剩余的时间,坐在轮椅上想要多做点事情。

这个病他没有告诉全院任何人,只说是自己膝盖不好。


“一线医生看惯了生死,但是这几天依旧泪流满面。原因就是看到自己的同事,不能上卫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

“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能做的一切。”


鲁迅说过一句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记得韩红有一首歌,叫《天亮了》。

那是一首有真实背景故事的歌曲。

1999年,贵州某风景区的缆车发生事故,一对夫妻在千钧一发之际将儿子高高举起。

被救起后,这名两岁半的孩子只受了点轻伤,而父母却离他而去

至死父母的双手都高高举起,确保孩子安然无恙。

韩红不仅收养了这个孩子,还创作了歌曲《天亮了》。


而如今,武汉的天,真的快亮了!

1月31日,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刊发了一篇诊断治愈案例。虽然只是篇病例报告,但却意义非凡。

在文中,详细阐述了美国首位确诊患者,在一种尚未获批的药物帮助下,临床症状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效果。


最新消息称,新冠肺炎潜在有效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申请已获中国药监部门受理。

临床试验将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在武汉牵头开展。

疫苗也在路上了!


今天下午,李兰娟院士宣布,已经分离出了8株适合开发疫苗的病毒毒株,

疫苗研发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与此同时,火神山医院也正式交付军队接管。


4000余建设者和近千台机器24小时不间断施工,尽最大努力帮武汉抗击疫情。


施工的场面,异常壮观,这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战疫”。

9天9夜,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能提供1000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就这么干净利落的建成了。


探访火神山内部的照片令人震惊,

短短9天,一个奇迹般的医院就这么建成了,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完整的现代化病房,配套消毒隔离设备,还有消防栓等应急设备。


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无数工人24小时轮番上阵,分秒必争的结果。

昨天夜里,1400名军医已经入驻火神山医院。

大量的救护车将把武汉市内医院疑似病例拉到这个地方集中治疗,极大缓解武汉市各大医院爆满情况。

2月5日,雷神山也将交付。

火神和雷神,共能提供2600张床位。

随着患者不断治愈出院,也可以为后面的患者提供新的床位。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

小汤山医院交付使用的第30天,北京新收治非典病患首次为零。

相信,这次火神山和雷神山也将创造奇迹,度过难关。


如果这是黎明前的黑暗,那么我相信光明很快就要来临。

武汉的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