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银保业如何发挥作用?温彬:四方面措施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备受关注。针对疫情防控工作,银保监会连续印发相关通知保障金融服务。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部署金融支持防控肺炎疫情相关要求。

2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就银行保险业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金融市场稳定等相关工作接受采访。

据曹宇介绍,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保险机构迅速行动,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认真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一是积极募资捐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1日,全国银行保险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累计捐款达14亿元。保险机构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保险保障,风险保障总额超万亿元。二是落实特事特办。保证应急资金划转通畅,为防疫专用款项划拨等业务提供有力保障。对受疫情影响造成困难的企业和个人,灵活调整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医院及投保客户,开辟理赔绿色通道,保证应赔尽赔。三是强化精准支持。通过银团贷款、安排专项额度等措施,确保防疫重点项目的紧急资金需求。通过减免手续费、降低利率等方式主动减费让利,减轻疫区企业负担。

问及疫情对当前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曹宇表示,保持银行保险机构经营稳定和风险可控对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一定风险因素冲击下产生波动是正常的,也符合金融规律。疫情事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例外,但这种影响一定是短期的、暂时的,因为决定一国金融市场前景的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基本面。”曹宇称。

曹宇介绍了银保监会未来指导工作的方向: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方面,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货币市场融资,合理降低市场融资成本,适度增加债券投资,并做好债券承销工作。在资本市场方面,银保监会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对接上市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生产经营基本面良好,具备发展空间的上市公司,鼓励采用综合授信方式给予支持。对出现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但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可合理采用多种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其渡过难关。

曹宇在采访中专门提及了理财子公司。他表示,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理财子公司设立,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在前期已批准16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理财子公司数量,对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总资产及非保本理财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银行优先批设。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设立理财子公司或合资设立外方控股的理财子公司。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稳妥有序完成存量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工作,对到2020年底确实难以完成处置的,允许适当延长过渡期。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资产负债匹配情况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30%上限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同时,做好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的相关工作。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此作出解读。在他看来,为发挥银行保险机构作用,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资成本;二是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适度增加债券投资;三是对接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多渠道融资;四是理财子公司批设提速,过渡期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