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百噸皮芽子誓為熱乾麵加油



1月26日,Z136次列車從新疆烏魯木齊發車,運載10噸洋蔥和350件洗手液馳援武漢

新疆鐵路將利用列車行李車,陸續向武漢運送108噸洋蔥、20萬副口罩、2萬瓶洗手液以及連花清瘟膠囊、板藍根顆粒等急需醫藥及生活物資。


為什麼千里送皮芽子?

視頻裡,鐵路工作人員一直在重複“皮芽子”這個詞。皮芽子呢,就是新疆人對洋蔥的愛稱,也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語言中洋蔥的音譯

蔬菜種類那麼多,

為什麼要運送皮芽子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皮芽子也是人體環境內的有效殺菌戰士。

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能有效抵禦

流感病毒、預防感冒。



很多人不喜歡洋蔥也是因為其辛辣刺鼻的味道,也正是這種氣味可以刺激胃酸分泌而達到增進食慾、促進腸道消化的作用。



皮芽子也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

皮芽子本身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可以抑制癌細胞分裂,阻止癌細胞生長。


皮芽子在新疆是什麼地位?

在新疆,新疆人愛吃的手抓羊肉、涼拌“皮辣紅”,皆少不了洋蔥。

此外抓飯、納仁、烤包子、椒麻雞等均有洋蔥。

正因為新疆人如此喜歡洋蔥,所以新疆本地洋蔥產量雖然不低,卻根、本、不、夠、吃!每年還要從區外購入佔總消費量40%的皮芽子。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新疆人還是把自己喜歡吃卻還不夠吃的本地自產食療良藥大批量送往了武漢,這應該是每一個新疆人送上的最濃烈且最有溫度的情誼吧。

新疆人就是這樣真性情,總是真誠大方地把自己喜歡的、寶貴的東西拿出來分享。


皮芽子具體咋吃?



猛法:生吃

學生黨歸巢後的寒假,從第一頓到最後一頓,手抓肉、大盤雞、羊肉包子、椒麻雞,想吃撒有撒。

且第一頓與最後一頓必定和肉有關。



愛吃手抓肉的家庭又是隔三差五地把牛、羊、馬肉吃了個遍。



不是講皮芽子呢嗎?跟肉有撒關係呢?關係大了!

吃肉解膩必有皮芽子!

不管是羊羔肉、牛肉,還是馬肉,不管你主料咋變,輔料不用變。



一盤肉單獨乘好,另一盤,往納仁上鋪好土豆塊、胡蘿蔔塊兒,

往上面撒一碗帶肉湯的皮芽子。

香噴噴,就等你吃呢!



沒有皮芽子的手抓肉沒有樂趣,沒有辛辣和刺激。再說了,手抓肉的皮芽子不光是點綴,也是給你解膩、降壓的。

在飯桌上見到生嚼皮芽子的新疆人,請不要投去異樣的眼光。要知道,新疆皮芽子真的是生吃的時候功效最好啊!


藏在餡兒裡吃

關於包子餡兒,皮芽子和羊肉在一起永遠不出錯。

還記得以前大早上去包子店,排上半小時隊只為了給家人買皮芽子羊肉包子

若不巧趕上一籠屜包子剛蒸熟就賣光的情況,就得等待生包子變成熟包子的全過程了。



辛辣的皮芽子和羊肉被剁成碎丁,再加入花椒水,攪拌片刻,加入熟菜籽油和鹽,攪拌均勻後靜置入味。

再由薄面皮包裹,放入蒸鍋或籠屜蒸熟。



薄皮包子的餡料和做法與普通包子非常相似,但是皮更薄,餡料十足,香味濃郁。

不管到餐廳、宴會廳,還是居家聚會,薄皮包子都是必點系列。



烤包子,顧名思義,就是在饢坑裡烤出來的包子,表皮金黃,勁道十足。

外脆裡嫩,受到全國各地食客的喜愛。



拌拌拌著吃

其實椒麻雞講過很多次了!今天再安利一遍!

新疆椒麻雞以生態土雞為原料,多種蔬菜和調味料為輔。

吃起來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皮脆嫩,肉筋道,清香四溢,回味悠長。



百度百科對新疆椒麻雞的評價:它恰如其分地體現了新疆人的性格,狂野、熱情、豪放,更包含了創始人對美食的理解和智慧。

今日聊洋蔥,必定有智慧!



皮芽子作為新疆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還是一道涼菜的主角之一。

“皮辣紅”,分解開來就是皮芽子、辣椒、西紅柿,分別切絲涼拌,配抓飯或者手抓肉,都攢勁兒得很!


炒著吃



北京的蔥爆羊肉是選用上好的京蔥做輔菜,而在新疆,羊肉少了皮芽子就好像魚兒離開了水,總是美中不足。

新疆的蔥爆羊肉,肉片滑嫩,洋蔥甘甜佐以孜然調味,做法簡單,是在外的遊子們思鄉時的“一枚小小的船票”。



新疆拌麵作為新疆餐桌上的主食之一,菜面合一,菜碼豐富多樣。

一道豪華的過油肉拌麵裡必定少不了皮芽子的身影,爽脆可口的皮芽子正好中和了過油肉的油膩感,更豐富了菜碼在口腔裡的口感。

這一口,可是多少新疆人在趕路途中、長途跋涉後最想念的一口。



不管是宅在家的你,還是在武漢的朋友們,疫情面前,我們要像皮芽子一樣,一層一層抱緊,戰勝疫情!


圖 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