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画坛“四王吴恽”之「王翚」 山水画欣赏

“四王吴恽”,即王时敏、「王翚 huī」、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位清初画家的合称,画史上称为“清六家”,清代正统画派。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王翚的作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朝·辛弃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唐朝·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唐朝·柳宗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唐朝·王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四时田园杂兴》宋朝·范成大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宋朝·杨万里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唐朝·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唐朝·王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朝·常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唐朝·刘长卿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朝·李白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唐朝·常建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朝·孟浩然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稚川山水》唐朝·戴叔伦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春泛若耶溪》唐朝·綦毋潜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漆园》唐朝·王维



其一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其二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春晚山庄率题》唐朝·卢照邻



自如以来,山水画也好,诗歌也罢,总会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画家绘出如诗如画的生活,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意境。

京沪深居,见证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