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善用权术,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将天下玩于股掌之间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运用,却是因人而异。会说话的人,能达到有理有据有节有趣,耐人寻味;不会说话的人,无章无法无序无趣,令人生厌。说话是否有智慧,这是关乎事业顺畅与否的大事,用心揣摩和学习说话之道,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两千多年前,鬼谷子已经总结出一套说话之道,这些古老的智慧或许能为我们与人更好地交流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跟着谋圣鬼谷子,认真深入学习顶级的智慧,学做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从说话上改变,让你受益终身。

一、揣合逢迎,投其所好,能言巧辩,巧妙应对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说,就是游说对方;游说对方,就要有助于对方。修饰言辞,是为了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就要再三斟酌、适当取舍。应对时要敏捷巧辩,敏捷巧辩容易流于形式。要使对方接受某个观点,就要使对方明白真伪;使对方明白真伪,就要列举事实加以佐证。诘难的言辞是驳斥对方的论点。驳斥对方的论点就是要诱出对方心中的机密。

鬼谷子强调若要说服对方,就要说对他有利的话,说服时要会粉掩饰词,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回答对方的突发问题,要会随机应变,巧妙应对,精妙作答。审议说理时,言辞之中一定要让对方明白某个道理,必要时列举事实加以验证;双方辩论意见不合时,还要反复耐心辩解,让对方接受自己,或者故意不接受对方的言论,以便勾出对方隐藏了的意图。总之,会说话是一门非常深奥的事,一定要思考清楚,理清头绪再说,不能信口开河。

二、舌粲莲花,沁人心脾,扣人心弦,巧舌如簧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喜欢说奸诈话的人,会因为谄媚显得忠诚。喜欢说奉承话的人,会因为吹捧对方而显得有智慧。说实话的人,由于果断而显得勇敢。说忧愁话的人,因为有权力在手中,而显得有信用。而说稳重话的人,因为他的逆向思维而获得胜利。用华美的言辞吹捧有欲望的人,就是谄媚。用一些夸大吹嘘的言辞来赢得上司欢心的人,就是想有权力的人。前后进退都不犹豫的人,就是果决的人。自己做得不对,而去指责他人的人是反抗者。

鬼谷子强调聪明的人会用甜美的语言让事情增值,愚蠢的人会用糟糕的语言让事情贬值,大多数人,只是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事实。游说有各种各样的的语言技巧。那些喜欢说奸邪话的人会显得忠诚,喜欢说奉承话的人显得有智慧,说平实话的人显得勇敢,说忧愁话的人显得有信用,说稳重话的人会获得胜利。这可以看出,我们在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能够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想要说服对方,你的说辞就要有吸引力。只有让别人觉得可以从你的言辞之中受到启迪,增长见识,获得想要的利益,别人才会被你的言辞吸引,才会认真聆听你的游说。

三、纵横开合,开合自如,度权量能,谨言慎行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所以,口是人体机关,用来透露或隐藏真情实意;耳目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所以说,只要口、耳、目三者相互呼应,因势利导,就会走向成功。因此,言语繁多却不杂乱,思绪翱翔也不迷惑,局势有变也不危急,抓住事物要领,看清事物本质。所以,不能向失明的人展示五色,不能向失聪的人展示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鬼谷子强调口是心灵的门户。人们只会通过你的嘴巴,你的言语来判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形成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对你的印象。一个会说话的人,不是逞“口舌之辩”,而是将目视、耳听、心思三者结合起来,力争做到有理有据,从而在处事和论辩中无往而不胜。细致的观察、透彻的分析再加上如簧的巧舌,这是说话成功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境界。

四、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其用而用也。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擅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困境。别人的言论有长处就采纳,有害处就回避。因此,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动物既是如此,善于游说的人就更应该懂得扬长补短了。

鬼谷子强调世间本无绝对的智者和愚者,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智者在能力上,在思考方面,也会有笨拙处和短处。愚者也会有其精巧处和长处。只要善加利用,弥补弱项,扩大强项,都能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非常重要。能做到扬长避短,才有资本趋利避害。辩论、交谈和做事,我们都需要扬长避短,如何来做,就是扬自己之长,借别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打击别人之短。深刻体悟这段话,我们就能明白今后为人处事的要点。在对计谋的运用中,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精巧之处,来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无往而不胜。

五、千方百计,七十二变,逆向思维,出其不意

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行之。

所以说,言辞有五种,即病言、怨言、忧言、怒言、喜言。病言,是指底气不足,说话没有精神;怨言,是指极度哀伤而没有主见的言辞;忧言,是指心绪郁结无法宣泄的言辞;怒言,是指胡言乱语、没有条理的语言;喜言,是指言语松散、抓不住重点的语言。以上这五种外交言辞,只有精通之后才可以使用,对自己有利才能行动。

鬼谷子强调游说要掌握多种方法,适时采取不同策略。正面的游说是游说,反向的游说同样是游说,彼此相辅相成,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候,出其不意地用逆向的游说方法,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病言、怨言、忧言、怒言、喜言,只有熟练掌握,对自己十分有利时才能使用。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万万不能讲。在人际关系中,要会说话,不出错,不惹祸上身。时刻谨记,并经常自我提醒反省。如果善加运用,定会受益良多。

六、看人说话,量体裁衣,因人制宜,因时制宜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所以与聪明人谈话,要依靠渊博的知识;与渊博人谈话,要依靠能言善辩;与能言善辩的人谈话,要依靠简明扼要;与地位高贵的人谈话,要依靠宏大气势;与富人谈话,要依靠高雅;与贫穷的人谈话,要依靠利益;与卑贱的人谈话,要依靠谦逊尊敬;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依靠果敢决绝;与愚昧的人谈话,要依靠直率尖锐。这些都是游说的方法,可是人们却常常用反了。所以与聪明的人谈话,就要用这些方法让他明白事理;与不聪明的人谈话,就要用这些方法让他受到教育,当然,这样做也是很困难的。所以说言辞是多种多类,事情又随时变化。整日游说,能够不脱离这些原则,事情就不会混乱,事情整日不发生变化,也就不会偏离游说的主题。所以最智慧的是不妄加言论。听人说话最重要的是要听清楚,分析判断最重要的是明辨是非,游说言辞最重要的是出奇制胜。

鬼谷子强调言为心声,要想自己的语言能够真正体现“博”、“要”、“高”、“谦”、“敢”、“锐”,首先自己为人处世就要做到这样的品质。说话之道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要求一个人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说话有智慧,说活有技巧。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说话方法。注意说话场所和说话对象,时时注意斟酌字句,借鉴古人智慧精华,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加修炼,就能成为会说话的人。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审时度势进行游说,并阐述了游说的原则和方法。语言是游说的手段,而事情的真实情况则是游说的基础。选择对象乃是游说之本。因为通过对方的言辞可以揣测出他的内心情感、品性、欲望、企图。在掌握了对方的基本情况后,就要凭借自己的长处,控制对方。

说话是需要技巧的,不能太过直白,即不能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又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还要揣测出别人的内心世界。要达到这一境界,还要借助于耳朵和眼睛,因为耳朵和眼睛是心灵的辅助器官是用来窥探破绽、侦察奸邪的。只有心、眼、耳三者协调呼应,各司其职,按照统一谋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自的使命,事情才能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鬼谷子强调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因为任何人都有短处,只有找出对方的短处,采用相应的游说方法,凭借自己的长处控制对方,才能进一步实施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计划。智慧的人都会回避自己的短处,而采纳别人的长处;

务必意识到游说的目的是对付对方,所以要善于依据对方的意图,有选择地使用佞言、谀言、平言、戚言、静言进行游说。这就是一场高手之间的博弈,考验的不仅是双方的专业知识,更有双方的方式方法以及心态,只有不断的练习,形成自然反应,你自然就是高手。

人的学识和社会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的谈话对象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法。或依于博,或依于辩,或依于势,等等,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那么在谈话中无论谈论的是哪一方面的事情,在谈话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你都会掌握主动权,说话有条不紊。

成功的人际关系需要你具备辨识人心的本领,投其所好,让人感觉如浴春风,才算达到说话圆融的境界。谋圣鬼谷子是游说术的鼻祖,他的弟子庞涓、张仪、苏秦、孙膑最善于舌辩,可以说巧舌如簧,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