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雷雷!又有13000亿商誉压顶,这23家上市公司最危险


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1月的爆雷潮?其数量之多,金额之大,让所有股民印象深刻。

而这其中,商誉减值就是一根非常重要的导火线。

然而一年过后,A股又将迎来商誉“大考”,那么这次又有哪些上市公司有可能中招呢?

年报未动,商誉先行

即便年报披露还未正式拉开序幕,有些上市公司就开始提前爆出商誉雷了。

比如1月14日晚间,天广中茂就发布了一则业绩“变脸”公告,预计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将达到21.6-30.5亿元

早在去年的三季报中,天广中茂所预计的亏损仅为1.8-3.2亿元,变脸幅度高达1100%,这其中就包含了7.11亿元的商誉减值。在此影响下,1月15日开盘天广中茂便大跌逾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加上减值的商誉,天广中茂还是比三季报时预计的多亏了10多亿元,因此也遭到了深交所的质疑,是否存在业绩“大洗澡”的情形。

而天广中茂,还仅仅是商誉减值“大军”中的一员,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先行爆雷,比如:

汤臣倍健计提商誉及资产减值超16亿元;慈星股份计提商誉及存货减值7亿元;东华软件计提商誉减值3亿-4亿元;北斗星通计提商誉减值5.3亿元;吉药控股计提商誉减值5.5亿元……

值得警惕的是,这还只是开始。按照往年的经验,商誉雷一般集中在1月25日-1月31日期间爆发,其中30日、31日最为突出。

不过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业绩预告集中披露的时间有可能提前至1月20日至1月23日。

创新高!A股13000亿商誉压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前三季度A股的商誉总规模为13850亿,超过2018年的13104亿达到历史新高。

那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商誉爆雷潮会比去年来的更凶猛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2018年的商誉主要来自于2015年的大牛市。当时市场环境好,上市公司疯狂并购产生大量商誉。

结果随着经济下滑、信贷收紧,再加上3年后业绩承诺到期,所以商誉雷才会集中在2018年爆发。

不过虽说2019年的商誉规模高于2018年,且仍需进一步消化,但经过2018年的大规模释放后,商誉减值的压力和风险将会有所减小。

据市场预计,2019年A股整体商誉减值比例在2.3%-3.5%之间,即整体减值规模约为301亿-459亿。

23只危险股名单

虽说压力有所减小,但面对即将出炉的2019年年报,商誉减值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此时,你就要特别注意你所持有的股票,三季报中是否存在巨额的商誉了。

当然,并不是商誉额高就意味着爆雷风险大,比如像中国石油、中国平安、美的集团等“巨无霸”都有着上百亿的商誉。

首先,我们要重视其形成商誉的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如果业绩良好,自然就不用担心商誉会爆雷。

其次,评估商誉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便是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如果比例巨大,那么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常见的表现就是业绩由赚转亏,甚至出现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等等。

按照这个标准,据统计,截止2019年三季度,共有23家上市公司商誉余额占净资产比例超85%。其中更有12家上市公司的商誉规模竟超过净资产。

不难看出,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传媒行业。对此,各位最好提前做好防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