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汉城派出所:汉长安城遗址区一道靓丽的“枫”警线


汉城派出所,因辖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汉长安城遗址而得名,两千多年前,这里是繁华的大汉国都,商贾云集,熙熙攘攘。随着时代的变化,守卫这片土地安宁的职责,落在了汉城派出所全体民警肩上。他们头顶警徽,面带微笑,成为汉城遗址区一道靓丽的“枫”警线,他们更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先锋队,努力实现着“党政认可、群众满意、民警幸福”的工作目标。

“组合拳”解决矛盾

让长乐西苑社区群众“乐”起来

长乐西苑社区是西安城北客运站拆迁的安置小区,长乐西苑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起的,往前推2千多年,这里可真的是在汉长安城长乐宫的范围内。按说皇城选址一般都是“风水宝地”,可刚搬过来的那几年,这里的居民还真的“乐”不起来。

长乐西苑的人员构成本身就比较复杂,是由西一村、西二村、西三村、东营村、中营村、西营村6个村子的村民组成。从历史上说,这6个村祖上都不是长安的本地人,都是在历次自然灾害、历史动荡时,各地流落到长安的人员组成,所以就连村名都跟周围的阁老门村、楼阁台村、天禄阁村……等不一样,是按照方位和数字来命的名。

6个村的人住到了一起,开始时,地域观念还很浓厚,都想着为本村争取点利益,你来我往的连个新的社区主任都选不出来。从宽宅大院搬进了楼,居民们的不适应不仅是上楼,其中就有物业费,从来都没有过交钱的事,习惯起来也有个过程,汽车也不能停在自己家门口了,还要交停车费……物业和业主矛盾不断,垃圾满地、人员流动复杂、盗案频发就成了长乐西苑小区的现实状况,2013年原有的物业被业主联合驱逐了出去。

长乐西苑的乱象,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给社区也专门配了“精兵强将”。汉城派出所也对小区的治安情况进行了重点整治,为了收物业费,几名物业工作人员殴打业主,全部拘留,为了不交停车费,业主开车冲小区门禁,将横杆撞断,当事人拘留,不管什么原因,不管谁说情,也要用法律来维护公正、公平。要求小区严格按规定安装门禁、监控、防盗设施;小区的私房出租户严格登记,一次不登记教育,两次不登记处罚,三次不登记处理责任人……一番“组合拳”下来,物业和业主的矛盾少了,小区的案件减少了,安全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7年长乐西苑小区被评为区级的“平安小区”, 201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

“小”案不小

全时空守护平安

常言道“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汉城派出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平日里接处警多是些邻里纠纷,小偷小摸。“‘小’案不小,都牵扯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乎的是‘大’民生。”汉城派出所展尧这样说,他常强调的是,要把涉及群众利益的“小”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快侦快破,主动回应群众新期待。

汉城派出所针对案件侦破,守护平安有自己的“三板斧”:一是结合实际,打造“打防控”网络。针对辖区多发性侵财犯罪高发的现状,进行案件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打防控”有力措施,并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开展“雪亮工程”的建设,形成阵地控制、巡逻防控、技术防范、舆论宣传的“点线面”相结合防控网;二是通报警情,建立“三网联防”机制。针对城中村治安状况时有反复的情况,所支部在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因地制宜的新路子,加强与村委会的沟通联系,通报警情,听取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行业场所治安管理会议,提出防范的目标,教授防范常识,建立起村民自防、重点路段巡防和监控探头巡查的“三网联防”机制;三是案卷评选,提升民警办案能力。汉城派出所会经常邀请在职律师、检察院的检察官、业内各个专业的“权威”,到派出所传授经验。每季度还会在民警办理的案件中,随机抽取案卷,请分局法制科的“业务精英”进行评选,不仅在所里公布结果,还会在大会上进行点评。几年坚持下来,现在汉城派出所不仅每年都会有“专案三等功”的荣誉,也经常有案件入选省、市经典案例,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在全省、全市公安机关中推广。

2018年4月,一大早汉城派出所接到长乐西苑业主的报警,说在楼顶发现形迹可疑人员。民警赶到现场,发现有业主在楼顶放置的,几只曾经养蜜蜂的蜂箱被人破坏,在旁边还有一名没见过的小伙子,经过了解,破坏蜂箱的目的是为了看看里面有没有蜂蜜。

一大早碰到这种“小案”,出警的民警都有点懵,本来都准备批评教育一下,然后放人,可民警又觉得有点不太对,长乐西苑小区经过整治,非小区的外来人员根本不可能进来,这个人为什么一大早就爬到了楼顶?两个回合下来,这名嫌疑人就交代了罪行,原来他和另一名同伙,在其他地方偷了几块电动车的电瓶,看着时间还早,就翻墙进了长乐西苑小区,想着能不能再有“收获”,可刚翻了几个蜂箱,就被小区的业主发现了。

民警按照嫌疑人的指引,赶到远处的绿化带,不仅找到了盗窃的电瓶,另一名“看货”的嫌疑人也被抓获归案,一个盗窃、销赃团伙被打掉,5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追回被盗电瓶423块。

就是凭着这样的工作韧劲,2019年,汉城所受理刑事案件733起,破获刑事案件315起,刑拘119人,逮捕84人,起诉85人,取保候审39人,治安拘留218人,强制隔离戒毒47人,为辖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警校共建

安全防范进校园

汉城派出所辖区有1所大学,7所小学,19所幼儿园,在校学生共计2.9万人。为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汉城派出所多年来与学校携手,连续开展“安全防范进校园”系列活动28次。

新学期进校园。每年9月,新学期伊始,派出所的常规工作就是“进校园“。由所领导分组带队,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环境开展新学期安全大检查,对校园出入登记、保安在岗在位、物防技防设施建设、消防设施配备、校园内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进行集中检查,有效排除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

法制报告进校园。由责任区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到辖区各院校做法制辅导报告16次。

反恐演练进校园。派出所联合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开展反恐处突实战演练进校园活动,民警们组织的有声有色的演练活动,有效提升了参与同学的反恐处突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深受大学师生的欢迎。

党建引领

打造 “追赶超越”的汉城铁军

所支部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通过“党建+”模式,从严、从实、从深、从细狠抓队伍管理。

铸魂育警。以纪律作风建设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查纠整改问题,将加压、打气和鼓励相结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战训合一。把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实战工作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学习载体,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积极开展“学法、培训、练兵”活动,抓好警务技能培训这个关键,为妥善处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打好基础。

开展“传帮带”。以“培养好、带领好、使用好”青年民警队伍为重心,激发民警爱岗敬业工作热情。近年来,汉城所形成了“老革命奉献立标、中青年骨干攻坚克难、新生力量夯基砺练”的良好氛围,民警在安保维稳、巡逻防范、打击处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余名民警受到上级表彰,打造了“比学赶超”的汉城铁军。

“定海神针”薛西颖

汉城派出所有个民警叫薛西颖,1963年生人,是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开山几届”中84级学生,他的同学已经当上了市局领导,可他还是一名“一线民警”,年过5旬还跟年轻人一起办案、抓人。“坚守一线、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这就是汉城派出所的精神,老薛就是派出所的‘定海神针’!”派出所班子不仅在所内对老薛的行为进行表扬,还把老薛这位扎根基层近30年的先进,向更高、更广的层面进行推介,要让更多人了解汉城派出所民警的不易生活。老薛不仅获得了“汪勇式先进个人”等一系列个人嘉奖,也让所里的老同志转变了看法,“只要干就能获得肯定,虽然年龄大了,可还是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警成长之星”范昕鑫

2015年,汉城派出所分来5名新警,其中一个名叫范昕鑫。小范是2010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局特警队的一名新民警,2015年到了所里才开始接触基层工作,不过他很快就融入了汉城派出所这个大家庭,“学的很快,上手也快”,很快就成了业务中的骨干。2016年4月5日,汉城商业街发生一起打架案件,双方因为开啤酒时瓶盖崩到身上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撕打。吃亏的一方打电话叫来了父亲,这位脾气很冲的父亲,第一时间并不是赶到现场,而是在周围买了一把菜刀,一到现场就问了孩子一句,“谁打的?”随后挥刀就砍,为了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范昕鑫冲了上去,嫌疑人被控制住了,小范也被当场砍伤,右小臂静脉血管、神经、肌腱断裂。“爱这份公安工作,不能给所里丢脸”就是他冲锋时的原动力。小范的英勇表现,不仅使他获得了各种荣誉,也被评为了西安市公安局的“新警成长之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汉城派出所

以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己任

以打造“追赶超越”的公安铁军为契机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正在不断走出一条

符合自身特色和辖区实际的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之路

主编: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