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津县郑保屯镇:服务群众“无死角”

“俺村里的东西大道坑坑洼洼,出行困难,8月10日,我给镇‘乡呼县应’办公室一反映,10月底就给修好了。”12月11日,郑保屯镇北口街巷长崔广义说。

这是郑保屯镇“乡呼县应”工作启动以来的一个缩影。

自夏津县推行“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以来,郑保屯镇高度重视,以“1+15+X”联动机制,穿点成线,扩线成面,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联动执法、群众满意的“镇村吹哨、部门报到”问题处理模式,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15+X”中的1是镇分析研判中心,15是全镇15个村分别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主任的村级“呼叫”站,X是农村党员、网格员、纪检委员、街巷长等X个人员。

自今年8月份,镇分析研判中心成立以来,本着“发现问题不回避,矛盾纠纷不推脱”的工作原则,对收集的各项问题全面分析研判,梳理分流,乡镇能够解决的问题由镇村工作专班落实,需县级职能部门解决的事项在“乡呼县应”平台上进行“呼叫”。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分析研判中心制定了“一个平台、一套流程、一本手册”“三个一”工作依据,即建立部门-镇-村-街巷四级联动、多方发力的动态监管服务平台,绘制“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流程图,明确问题线索上报、承接办理、评估督导等问题,印制“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指导手册。建立起“发现问题及时,呼叫部门准确,部门反馈灵敏,处理解决彻底,逐事评价销号”的闭环管理系统。

自8月份以来,镇分析研判中心已累计收到来自街巷长、网格长、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26件,“呼叫”上级部门解决2件,其余均独立快速解决。

来源 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