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等级赋分转换?新高考“十问”有你关心的

等级考

如何进行等级赋分转换?

原始分转换后排名不变

根据要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6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组成,共有20种选考组合。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根据国家要求,借鉴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我省选择了等级分数的表达方式,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区间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并计入总分参与录取。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高考投档

同分考生怎样投档?

先看语文数学总成绩

高考录取投档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同分考生,那将会依据怎样的原则投档呢?省考试院也给出了最新的解释,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顺序排序,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总成绩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为同分同位次。

各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专业,考生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投档;如仍相同,则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考生全部投档。

退档后怎么办?

只能参加剩余计划投档

由原来的 “院校”为志愿单位,变为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 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 “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考生直接被投档到学校的具体专业,不存在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后也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退档考生不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次志愿填报和投档。

综合评价招生

综评招生总成绩如何计算?

考生成绩将由4部分组成

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应用可以说是多方面的。高考录取时的“两依据一参考”,这个参考依据的就是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综合评价招生中也会有应用,目前,我省共有10所高校有综合评价招生计划,考生综合成绩一般有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3部分组成。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综合成绩则变成了4部分,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含语文、数学、外语)成绩、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形成。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目前基本确定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不低于考生总成绩的5%。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遵循谁招生谁使用的原则,比如说同一名考生,报考山东大学的数学专业时,其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成绩可能是20分,这名考生报考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时,其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成绩可能就只有10分。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在普通类提前批,考生需根据自身取得的试点高校入围资格情况进行志愿填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试点高校入围考生名单、考生志愿及该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分试点高校一次性全部投档,由试点高校根据相关招生计划及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高考成绩由试点高校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我省普通类一段线。除此之外,春季高考中高职高专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中,也会有所应用。

保送资格

哪些考生具有保送资格?

四类人员具有保送资格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济南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4类人员具有保送资格。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具有保送资格。济南外国语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可以保送,保送人数不得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名额,所推荐的学生只可保送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要求的运动员,经体育总局资格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可免试进入高校学习。符合公安部、教育部有关条款的公安英烈子女可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