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芜湖」明日起降温又降雨,气温“拦腰斩”再“对折”

此时此刻 读报有奖

今日导读

☆未来芜湖市区高铁将可直达厦门等地

☆17日起降温又降雨

☆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公路主线桥全面贯通

☆长三角41城创新力排名公布

天气预报

芜湖市气象台早间预报

(2019年12月16日06时)

今天白天到明天早晨多云转小雨,

偏东风3级,

气温10~20℃,

明天白天到夜里小雨,

气温7~11℃。

1

17日起降温又降雨

气温“拦腰斩”再“对折”

上周,芜湖气温高得“离谱”,真正的严冬啥时来?别急,说来就来。

本周冷空气全面南下,我市气温将上演“拦腰斩”,在此基础上可能还会打“对折”。

本周多阴雨天气,预计19日气温2-5℃。

数据显示,从10日到14日,市区平均气温除了12日外,每天都达到10℃以上,即便是12日,市区平均气温也达到9.9℃。就在今天,我市气温还在“高位”运行,市区9-18.9℃。有市民会疑惑: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不就是春天了吗?

气象人员表示,虽然按照气象学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就算入春,但前提是,在正确的时节内,入春的前提一定是刚刚经历了整个冬天。

本周,新一轮强有力的冷空气正式到来,北方降雪重心开始东移、南移。很多地方气温将遭遇“过山车”,芜湖也不例外。

除了16日天气晴好外,从17日起,芜湖将迎来一次长时期的降水过程,同时伴随着降温。

预计16日,我市气温10-18℃,

17日有雨,气温9-14℃。

18日,我市气温将降至3-9℃,和16日相比,高温“拦腰斩”,低温“拦腰斩”再“对折”。

19日,气温2-5℃,小雨或可转为雨夹雪。20日3-10℃。

大江晚报记者:李贾

2

快了!未来芜湖市区高铁

将可直达厦门等地

记者获悉,宣城至绩溪高铁将于12月28日开工建设。宣绩高铁建成后,从芜湖市区将可直接南下至厦门等地。

宣绩高铁从商合杭宣城站向南引出

记者了解到,新建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自在建商合杭高铁宣城站高速场引出后折向南,在宁国市南侧设置宁国南站,之后外包杭黄铁路引入杭黄铁路绩溪北站杭黄场,新设宁国南站和十里岩线路所。宁国南站按3台8线布置,其中高速场2台5线、普速场1台3线,站房面积4000平方米。据悉,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线路正线长111.701公里(以左线统计),右单线绕行线长度18.861公里。杭临绩同步实施双线长度2.502公里,线下工程。建设标准为客运专线,双线,电力牵引,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

宣绩高铁投资上百亿

2018年12月26日,昌景黄高铁安徽段暨池黄、宣绩高铁关键工程在黄山黟县开工。而此次开工则是宣绩高铁的全线开工。宣绩高铁工程总承包被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以112.4亿元中标。宣绩高铁共设站3 座,宣城站、宁国南站、绩溪北站。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宣绩高铁建成后可串联商合杭与合福高铁。等宣绩高铁全面建成后,从芜湖市区到宣城,经绩溪、黄山,可直接南下上饶、龙岩、厦门等地;等宣绩高铁、昌景黄高铁双双建成后,从芜湖到宣城,经绩溪、黄山,向西可直达景德镇、南昌等地。据悉,宣绩高铁的路网通道联络线功能明显,对构建苏皖赣快速铁路通道,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大江晚报记者:王叶华/文

图片来自宣绩高铁环评公示

3

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公路主线桥全面贯通

12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工程江北接线桥浇筑施工现场。

当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工程江北接线桥贯通,标志着该桥公路主线桥全面贯通。商合杭铁路开通后将实现河南、安徽、浙江三个省份交通动脉的“无缝对接”,并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形成互联互通,对加强中、东部经济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4

长三角41城创新力排名公布

芜湖位列第九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发布了《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对长三角41个城市进行创新力评价,其中芜湖位列第九,成为长三角创新力十强城市。

据悉,《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综合硬核与创新2大维度、10大指数、38个单项的城市监测数据,从创新力的视角出发,对41个长三角城市进行评价,力求更好地反映出每座城市的个性与潜力。其中,硬核维度重点考察各城市创新链各环节要素,综合工程师、知识创新、产业创新、政府引导、高新区五大指数,侧重衡量城市创新硬实力。创新维度从各城市成长潜力出发,综合合伙人、创新热钱、企业成长、新经济、新空间五大指数,更加关注城市创新软环境。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芜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意见》《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芜湖转化的若干政策》等科技创新政策。2017年,我市印发了《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和《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构建了“1+5+6”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政策环境,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芜湖日报记者 程中玉

封面图:赵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