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能源转型正当时 光伏将从补充能源转向替代能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2020年是能源行业关键的一年,彼时,正值十四五规划进入核心定制时期,行业面临关键的十字路口,变革包括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同时,战略上,要求2021年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持续增长,能源消费控制在60亿的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左右。新增的能源需求主要是靠清洁能源,十四五期间,国家的能源转型过程当中,光伏将从补充能源转向替代能源。在这重要的转折点,清洁能源如何定位,怎样布局,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为您详细剖析!

将光伏融入电力体系 助力电价市场定价市场化建设

2020年是光伏补贴的最后一年,2021年进入无补贴时代,对于这种情形,陆川表示: 国家引导光伏行业发展,可以从两种模式开展:

第一,注重大基地建设。 例如青海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只有相应的配套基地,才能保障消纳。 否则面临今后浮动的上网电价,很难保障其消纳。

如果想要消纳,就意味着一定要参加市场交易,如果再参与交易,损失掉的电价比例不能确定的话,对于企业的长期收益势必会受到影响。

陆川认为,长期收益型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要求低风险、低回报,如果这种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就会变成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相较于这种变化,一般企业是不会投资的。

陆川举了个例子,埃及就是将几个GW的项目基地结合在一起,输配电线路统一建设,这样就保障了其消纳,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

第二,招标并网点资源。 国家将电力公司的并网点资源拿来招标,对于这些并网点资源进行竞价并保障其消纳。 这样也可以提高并网资源的价格,企业明确未来20年收益,愿意为其投资,也可以保障企业的稳定性,两者相辅相成。 归根结底,就是电价市场的定价市场化。

陆川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可以做一部分这种方式的尝试。

就目前电力市场来看,大规模的隔墙售电暂时不现实,陆川表示: 可以试着在部分园区里进行隔墙售电,综合电力公司和企业的电价,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这样园区里也可以链接储能,如此,园区就有足够的能力去消纳,满足电力平衡。 可以尝试做这种创新,降低园区用电成本。

“未来光伏一定要融入到大的电力体系里来。 ”陆川说。

脱离脱硫煤电价固有模式 创立新的电价机制

近年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新能源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速发展,由于发展的速度过快,其中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基于此,陆川表示: 问题的确存在,由于中国新能源发展速度迅猛,致使问题被放大。 清洁能源作为一个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不仅是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个明确的减排和低碳的能源发展目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时间表。

那么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陆川认为基于国家层面去考虑新能源发展问题,将新能源作为未来主要新增能源,对整个新能源行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基于国家层面布局新能源发展呢?

陆川表示: 一直以来,新能源电价都是基于火电脱硫煤电价进行制定,可如今,脱硫煤电价本身已经开始制定浮动机制,我们的电价依据又会是什么? 是全面转向,不设定所谓的“平价”,完全开始竞价? 但竞价之后,又用什么样的机制和体制去保障它的价格可顺利实施?

那么是否需要一个新的电价机制来进行能源的接入,而不是套用原来我们以火电为主的这种脱硫煤标杆电价体制下的这个既有模式去做新能源的顶层规划。

在技术层面上,有人会认为,大面积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用电,是否会对电网造成比较大的冲击,但纵观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历程,装机比例如此之高的德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并没有对电网造成较大影响,也并未出现重大的电网瘫痪情况。

陆川认为: 至少在技术层面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运行没有本质上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激励机制方面,顶层设计上如果允许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及新的定价机制运作,比如PPA机制是20年。

但实实在在要满足电网接入的技术条件,比如储能投资,是在规划还是电网或投资商的责任? 其实全世界范围内的储能配比都是投资商的责任,不会是电网的责任。

前段时间,电网也出了新的文件,电网不会再投电网侧储能。 陆川认为: 这是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意味着将来发电商要做储能的平衡。 但如果发电商做储能的平衡,没有额外的机制,这就无法实施。 所以制定出相应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放弃脱硫煤的概念。 ”陆川说。

陆川表示: 要想新能源业务朝着比较健康良性的发展,首先,根据接入的电进行定价,其次,将竞价的标准进行公布,电价平衡,投资商会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去空间,怎么降成本怎么提高电能质量,那么,这样出来的价格就是大家竞价的结果。

“一味的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将电能的平衡质量责任甩给了电网,如果有一天电网不能平衡,新能源发电就无法接入,行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陆川说。

陆川认为: 与其这样,不如明确电网平衡由投资商投资。 这样投资商会进行电价平衡,这也意味着让全社会去承担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毋庸置疑,社会享受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好处,势必要去承担其所有。 而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极推动社会承担机制。

政策上面实现宏观推动,社会推进可再生能源承担机制,十四五预定的目标即可圆满完成。

放弃单纯降本理念稳中求进顺应市场制定正泰的“十四五规划”

由于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致使正泰做计划都是按照三年一周期进行。 正泰电器是上市公司,对于其规划,陆川表示: 未来正泰要从电子化向智能化迈进。

智能化是未来电器的趋势,如果逆向而行,势必要被未来淘汰。

而在未来新能源布局方面,陆川认为: 在清洁能源里,如果只干光伏,那么势必要持续性的成本下降,而就目前光伏产业链来看,技术路线不明确,哪种技术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还未可知。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意味着简单的靠成本下降的方式来提升光伏的竞争力,其实走到头了。 ”陆川说,所以今后对于光伏的布局,正泰主要考虑应用侧,坚持户用和分布式光伏。 对于地面电站,正泰会选择和大型的发电企业进行合作。 明年是补贴的最后一年,如果有收益不错的项目,可以继续考虑。 在投资端,会以拆小股的方式做。

对于技术的选择,陆川认为: 明年是比较重要的观察期,到底下一步扩产是什么技术做电池和组件,目前还没有结论。

而在制造端,正泰主要还是先做电气智能化,如果光伏技术路线稳定,那么将考虑进一步的扩产计划。 陆川表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