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岛独角兽企业更加“硬气”

如果说上一轮独角兽更多凭借互联网风口和模式创新,现在硬科技已经成为了独角兽未来发展的主线


让独角兽更加“硬气”

临近岁末,来自机构IT桔子的一份数据再度引发人们对独角兽的思考。根据IT桔子新经济死亡公司数据库“死亡公司公墓”显示,截至12月6日,2019年共有327家创业公司倒闭,金融、电子商务、本地生活、企业服务等行业死亡公司数量最多,其中不乏独角兽的身影。

曾经排名行业前三的熊猫直播黯然倒闭,创始人王思聪被多地法院执行限制消费令;以O2O方式杀入传统中介行业,号称最快完成五轮融资的独角兽爱屋吉屋轰然倒下;拿过民生资本、巨人网络等知名机构25亿元融资的P2P公司团贷网突然暴雷……这不禁让人要问:独角兽怎么了?

以颠覆者自居、熟稔“烧钱换市场”资本游戏的某些独角兽也许本身就先天不足,他们更多的是产品创新或者模式创新,缺乏在行业价值链中难以被复制模仿的过硬技术。在互联网创业最为火热的时候,创业者甚至靠一个故事就能撬动几百万风险投资。但随着资本力量退去,他们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短板,对行业痛点和市场需求的误判,逐渐暴露无遗。

对比中美独角兽也可以发现,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带有明显的互联网烙印,而美国独角兽集中于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从行业分布上看,蚂蚁金服、今日头条、滴滴出行这些国内超级独角兽基本来自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社交文娱等领域,很少是具有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的硬科技。

在过去,社会资本强调投资回报率,往往更看重模式创新的独角兽。相比互联网的快速“变现”,硬科技企业往往伴随着较长的研发转化周期和较重的资产投入,很难受到资本的青睐。这或许可以解释,有众多“硬创新”企业的青岛在上一轮互联网经济爆发时期为什么难见独角兽。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互联网红利的消退,凭借互联网风口和模式创新成长为独角兽越来越难。可以说,从互联网过渡到硬科技已经成为了独角兽未来发展的主线。新一代独角兽一定来自于技术创新对产业的重塑,尤其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硬科技以及用硬科技赋能的传统产业。

在青岛,这样的变化已经初露端倪。作为科研院所与民间资本相结合典范的青岛中科航星,从轻型航空发动机拓展到更广阔的无人机市场,成立两年营收就突破6700万元;创造爆款“每日坚果”、获得红杉中国数亿元投资的青岛沃隆食品,依托产品和渠道创新实现了711.05%的营收增长率;研发投入比例在20%以上的青岛百事基,将传统纺织纤维材料做成了高科技产业……这些青岛准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无不是产业积淀和技术创新演进的产物。

硬科技创业周期长,见效慢,需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完善的生态体系和政策环境的支撑。对青岛而言,依靠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深厚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迭代,从而集中爆发一大批硬科技独角兽,是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