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光电:一个穷得只剩现金的企业!你怎么看?

开始的时候朋友给我推荐这家公司,初步扫了一眼公司的财务状况,第一反应是:一定财务造假了,这报表太完美了。后来在详细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公司的确是一家好公司,也是一家“穷得只剩钱”的公司了。


1.穷得只剩下钱的一个公司

我们对美亚最开始质疑集中于两点:

1.先不用看美亚光电到底是做什么业务的,单单一个制造业,能有超过50%的毛利率,营业利润在40%左右,这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营业利润率里有非经营性因素)。即便是剔除补贴和投资收益10%左右,最后的净利润率也有30%,几乎和其它制造类企业的毛利率类似。

2.企业的现金资产占比过高,2018资产总计27亿,但其中现金(含银行理财)就是20亿,占比3/4的样子。公司是真的穷的只剩下钱了。剔除类现金自产之后,公司主要就是固定资产、存货和应收,合计5.6亿资产,而且都是很好审计的科目。

到这里,我们几乎看到的是一张非常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和盈利能力超强的利润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份报表“太过完美”。在后来的求证过程中,我们发现,16亿的理财,给公司带来了差不多6000多万的投资收益,利率差不多4%左右,基本符合行业情况。如果排除了现金科目的造假之后,其他的科目根本隐藏不了过多的虚增利润。毕竟公司一年的利润就在5个亿左右,怎么藏呢?

除此之外,现金流量表显示,企业的盈利质量非常好,经营性现金流匹配的非常好。投资性现金流的流入流出目前看来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毕竟流入/流出基本是50亿的体量,差不多基本购买的都是3-4个月的理财产品,公司流动性很好。

对利润表上的盈利水平,是我们一直质疑的重点所在。太赚钱了,一个这样的设备不应该这么赚钱,特别是在国内已经基本国产化的情况下,目前在国内已经基本很难看到进口的色选机销售了,主要是进口产品性价比不高。需要知道,如果老板铁了心的通过分红,然后体外循环,隐藏关联交易的情况造成的一个超高的毛利率,仅仅从财务报表分析上,我么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据。你可以怀疑这个净利润率不正常,但是你不能说这是假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2017年泰禾光电上市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可比较分析的对象。

2.美亚与泰禾财务数据比较

我们整理了一下美亚光电和泰禾光电的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我们从其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净利润率的差距,主要在于销售费用率的差异和管理费用率的;二者绝对的盈利水平比较高,但是如果剔除投资收益、补助和营业外收入而言,泰和的净利润率大概只有10%左右,美亚的会高一点,大概在25%左右。这个数据基本能落入一个制造业的合理范围:色选机行业小,竞争不激烈,进口替代已经基本完成,格局稳定,主要玩家的财务水平基本类似。我们下面的任务是要解释二者在销售和管理费用上为何差异有25%如此之高。我们主要从结构和规模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在美亚2018年的年报中发现:

而在泰禾2018年年报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亚原来是建立直销为主,后来逐步的在向经销转型。这个可能是美亚销售费用率低的原因,但是这不足以解释全部。

还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是二者产品结构不同,美亚的CBCT的毛利率高,费用率可能较低,但是似乎无法解释为什么二者的毛利率类似,但是费用率差异很大。我们需要知道,品牌这个东西,影响的是毛利率,从二者毛利率的对比上,我们无法有效看到美亚可以因为品牌而获取明显的溢价。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二者在费用率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开始的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异,后来我们发现在管理和效率上,两个公司差异巨大。但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科目较多,我们无法直接用所谓的周转率来衡量效率,并且二者销售模式和业务模式也有所不同。在仔细斟酌之后,我们选取了两个指标:

a.存货与应收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b人数与薪酬的对比。

对于第一个,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美亚光电的应收+存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18年在29%左右,但是泰禾的这个数据是在46.7%左右。这个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二者的管理效率。并且从年报阅读中的一个主观感受是:美亚更强调研发和管理,而泰禾更强调销售。第二个指标就很有意思了,如下表所示。

从上面可以看到,美亚的人均产出是110万元,人均净利润是36万;泰禾人均收入是47万,人均利润9.6万,很显然美亚的人均生产效率是很高的,这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费用率的下降。而且我们具体细分来看,美亚2018年的人数比泰禾多了32%,但是结构上来看,并不是很均匀。我们发现销售人员二者基本持平,研发人员美亚比泰禾多了28%。如果我们进入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项就会发现:1.在销售人员差不多的情况下,美亚的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4900万,泰禾只有3400万,人均来看,美亚有34万,而泰禾只有24万,差距较大;2.研发上来看,人数美亚多了28%,但是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一项,美亚是4600万,泰禾是3100万,差距是48%。从这点上来看,美亚在人员上费用上的投入的确是比泰禾要高20-50%左右。这点从二者的人员学历上能看出,很显然美亚的人员构成中,高学历的占比较高。

美亚人员学历构成:

泰禾人员学历构成

3.聚焦与转型

在色选机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国产替代,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二者都开始了转型。美亚的转型方向其实还是图像方面,色选机,CBCT还是工业检测,本质上都是技术密集,壁垒高的行业,但是行业空间都不打,进口替代的进程正在展开。而泰禾的转向,主要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应该说美亚的转型方向和相对比较好的,但是公司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是较多的,目前来看,公司的CBCT业务进展的不错,未来随着工业检测起来,公司的持续成长性能看得到。泰禾我们不做评论,毕竟本文不是写泰禾的。但是的确,在转型方向上,美亚的老板战略的眼光和定力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执行的也非常到位。

4.结论与估值

公司的ROIC看似不高,但其实很高,主要是因为过剩现金太多了。公司这些年的分红情况不错,分红已经超过了募集资金——虽然多数也都是被老板拿走了。股权无质押,基本无减持,高管持股等都做得不错,而且这是一家典型的“私人”企业,老板看问题和经营都是从长远出发的,而不会过多的关注短期的财务结果。长期来看很优秀,目前的业务布局至少在5-10年尺度上可以看到成长的空间。

公司是个好公司,从产品到战略,到治理结构和财务数据,都不错的一个公司。超乎寻常的财务数据,我们也都在公开信息范围内给与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从历史和分红上来看,公司是一个真正重视“人力资源培养”的公司,员工的能力和给与的薪酬水平,使得公司的人居绩效,即便是放在国际上来看,人均110万人民币的创收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至少在制造业里面来说是这样的,人均利润36万,也超出了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水平。公司的管理是非常优秀的。

公司战略上眼光长远,不炒风口,专注研发和对细分市场需求的挖掘,而且一定要和自己有一定的关联,而不是胡乱的跨界。

最大的问题是估值,公司的利润增速大概在20%左右上下的样子,比较稳定,2019年大约在5-6个亿的样子,但是公司的是指是260亿左右,而且公司目前主要的两个产品色选机和CBCT的市占率应该都在30%以上,这样一来从二级市场上来说,已经过度的给与了定价。工业检测占比尚小,而且发展不会那么快。

也许等公司遇到周期或其它外部性因素,能跌下来的时候,才是买入的时候.

闲聊

周五机构出货了漫步者、万通智控、共达电声、佳禾智能等,

买入了水晶光电、北京君正、奋达科技等。

很明显是高低切换。

从已经脱离基本面的高位耳机股、情绪股出逃,

流入了位置更低的科技股。

这意味着尚处于低位的、涨幅不高的硬核科技股,

后市很可能会被踏空的内资机构跑步进场攻击

个股

1,万通智控

市场空间板。但爆出天量,下周一弱转强进7板的概率有,但概率很低,难度很大。

2,漫步者

科技股总龙头。机构出货是预期之内的,目前已经进入炒股性、炒妖股阶段,所以机构是否出货已经不重要。下周一重点关注接力机会。这种明牌大妖股,没必要追涨和打板。若看好,就直接低吸赌板。

3,麦克奥迪

庄家很剽悍,后市还有主升浪行情。重点关注低吸机会。这种强庄运作的人气妖股,更适合低吸。

4,广电计量

近端次新人气股。周五走的很弱,但好在没爆量,图形没走坏,机构也有加仓。所以,后面还会反复活跃。适合低吸做套利。

5,指南针

顶太高了,下周开板之后就是情绪炒作了。只关注做低吸,追涨和打板都别去。板块

1,次新

广电计量,后面还会反复活跃,调整依然可以低吸做套利。

南华、瑞达,稀缺性强,趋势没坏,后市还会反复活跃,调整依然可以低吸做套利。

指南针,下周开板不追涨,有机会就低吸,没机会就放弃。

钢研纳克,已经止跌企稳,下周有反弹大阳线或涨停。关注低吸套利机会。

华辰装备、锦鸡股份都质地一般,没什么意思。

2,科技

耳机周五有些高潮,下周一别追后排股了。只重点关注总龙头漫步者的机会。

硬核科技股的趋势主升浪还在继续,中线继续围绕走趋势的硬核科技股干就完了。目前涨,继续锁仓。跌,继续加仓。玩大题材就要有大格局,才能吃大肉。

科技股这边,要么干妖股漫步者,要么干走趋势的硬核科技股。

3,游戏+传媒

目前看不到持续性,暂不予关注。

4,泛股权

零星表现,只关注麦克奥迪、南宁百货即可。


总结

1,指数

指数无需多言,重个股、轻指数,重点围绕硬核科技股干,即可。

2,明日机会方向

近端次新后面有短线套利机会。关注标的:钢研纳克、广电计量、瑞达期货、南华期货、指南针等。

硬核科技股已经全面爆发,是确定无疑的主线题材。围绕硬核科技股干就完了。调整就是低吸机会,回踩支撑就是低吸机会。

3,建言

我觉得大仓位应该配置在硬核科技股,这个方向赚钱最稳,中线躺赢。小仓位可以做短线接力,比如次新股、涨停板接力。

激进的投资者,关注漫步者、麦克奥迪等高位人气股。稳健的投资者,关注硬核科技股的趋势性机会。


未来2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或业绩反转向上的科技股

芯片产业链:

闻泰科技、三安光电、北方华创、兆易创新、长电科技、北京君正、富瀚微、景嘉微、澜起科技、中微公司、乐鑫科技、圣邦股份、韦尔股份、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汇顶科技、中国长城、卓胜微、鹏鼎控股、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

消费电子产业链:

闻泰科技、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卓胜微、汇顶科技、电连技术、环旭电子、工业富联、长盈精密、信维通信、蓝思科技、精研科技、领益智造、漫步者、飞荣达、顺络电子、中石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欣旺达、水晶光电、京东方、星星科技、TCL、深天马、欧菲光

上图是周五给的的股池,漫步者涨停,低吸大肉

麦克奥迪大涨,低吸也是大肉,北京君正涨停,低吸依然是大肉,

精研科技大涨,低吸还是导入,除了诚迈科技表现一般之前,其他的都大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笔者文章更新,欢迎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