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35新能源车规划利好概念股

事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出台,《规划》将大力支持我国汽车电动化进程,但未来将逐步转向市场化培育方式,具备技术和产业链优势的中游和下游企业将受益

此次德系车企电动化进程再加速,将推动海外电动车开启新一轮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中游厂商在配套电池产业上目前已发展较为成熟,在全球电动车中游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进一步提高全球电动车供应链渗透率只是时间问题,中游厂商持续受益。此次工信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初稿中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燃料电池,氢能在公交、轨交、港口等多领域显身手。预计未来随着产业链自身需求催化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将步向成熟,建议关注燃料电池产业完善标的以及氢能持续布局企业。

1、近期,德国政府包括德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动作频频,继德国政府上调电动车补贴,大众也上调了未来5年年电动车投入目标,宝马也公布电池采购大单,并追加对我国新能源中游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采购额和采购比例:

中游盈利可能在2019-2020年见大底。由于国内供给扩张快,新能源中游大部分环节的盈利能力,可能在2019-2020年见底。新能源补贴急退,有可能促使更快见底,但之后盈利水平修复应该也是可以预见的。海外2020年有望开启新阶段,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趋势会加快。全球新能源终端渗透率目前近2%,正在向10%以上的渗透率快速爬升。预计2020下半年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发展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全球供应链重心在向中国集中,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持续显现。目前主要方向是海外供应链,海外主流车企在明后年可能有一轮新的快速增长,海外主流供应链可能会有较长周期的景气持续性。其中特斯拉国产车型近期有望率先投产,并且新引入LG作为电池供应商,LG供应链值得关注。

重点公司:

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

电解液:新宙邦、石大胜华

正负极材料:杉杉股份、当升科技、璞泰来

隔膜:恩杰股份、星源材质

结构件:科达利

2、燃料电池:

全球新能源路线分为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两大路线,中国和欧洲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产业方向,而美日韩两者共同发展,共同互补为主要路线,今年年初两会首次将氢能源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咱们的氢能源建设也拉开序幕。

锂电与燃料电池也不会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锂离子电池系统更适合替代汽油机,氢燃料电池系统更适合替代柴油机,2019 年 3 月,氢能相关专利数量增至 658 件,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技术取得全新突破;2019 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跟进;多城市加快布局抢先机,氢能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潜在规模化应用降成本,带动氢能需求强势增长。

根据氢能源规划,未来十年氢能源产业将复制2010到2019年新能源产业链的爆发性成长机会,相关公司需要重点梳理:

氢能源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转化、运用四个方面。氢能的上游是氢气的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化石原料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工业尾气制氢、电解水制氢、新型制氢技术;中游是氢气的储运加氢环节,主要技术方式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固体材料储氢和有机液态储运;下游是氢气的应用,氢气应用可以渗透到能源的各个方面,除了传统石化工业应用如合成氨、石油与煤炭深加工外,在新能源应用方面包括燃料电池下游各种应用。

制氢:福瑞特装、雪人股份、厚普股发

储运:京城股份、福瑞特装、中泰股份

加氢站:美锦能源、厚普股发

氢能源电池:雄韬股份、德威新材、安泰科技、潍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