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破除陋習立規矩 黨員帶頭揚正氣


如何讓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落到實處,黎城縣以黨建引領移風易俗、引領社會治理,在全縣範圍開展調研走訪宣傳,因地制宜完善移風易俗實施細則,由黨員幹部帶頭幹、走在前,讓移風易俗新規矩成為鄉風文明的主旋律。


桑愛富是黎城縣鼓樓社區的紅白理事會成員,家裡還經營著結婚用品商店,居民家裡的婚喪事,他都會參與張羅。《意見》出臺後,黎侯鎮移風易俗宣講小分隊專程登門向他徵求在實施社區“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中,還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

黎城縣鼓樓社區居民 桑愛富

這個孝衫本身又浪費,又沒有用處,把孝衫這個問題首先得解決了它。

黎城縣黎侯鎮宣傳委員 楊麗

怎麼樣簡?簡到什麼程度?讓老百姓真正能夠接受呢?我們今天組織了小分隊,要進行入戶和廣泛徵求意見。

楊麗告訴我們,長治市出臺《關於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的意見》後,就得到了群眾的點贊。但每個村的風俗都不盡相同,具體到婚喪嫁娶,比如婚事是不是隻邀請親朋好友吃飯,最多可以請多少桌,喪事殯期要縮短,縮成幾天更好,這些具體的問題還需要因村而異。所以這些天,黎侯鎮派出由包村幹部和支村“兩委”幹部組成的宣講小分隊走村入戶,在宣傳移風易俗新規的同時,還傾聽民意,進一步完善具體的實施細則,並寫入村規民約,由紅白理事會監督執行。有了細則、有了組織機構還不夠,還要讓黨員、幹部在移風易俗中當先鋒、做表率,這不,黎侯鎮的黨員、幹部交心會正在進行。

黎城縣黎侯鎮黨委負責人 王力

西關社區老百姓講得非常尖銳,也非常客觀,就是說黨員幹部們帶好頭,我們村民肯定能做好。

移山易、易俗難。俗話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黎侯鎮通過集中宣講、簽訂黨員承諾書等形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當好新風正氣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實踐者,教育引導群眾不做旁觀者、跟風者、妥協者,自覺弘揚時代新風。

黎城縣晉福村村民 趙雲青

這會兒村上也提倡移風易俗,我家老公又是黨員,就是起個帶頭作用吧。

黎城縣晉福村村民 王春桃

執行好執行,只要有頭一個人執行了,其他人就好照辦。

黎城縣黎侯鎮黨委副書記 鎮長 路玉棟

我們要通過鎮村兩級幹部的努力,要長期堅持下去,最終營造這種風清氣正的新風尚。

現在,黎城縣以黨建引領移風易俗、引領社會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移風易俗實施細則。停河鋪鄉西黃鬚村提出禁止惡搞公婆,取消改口費、上車費並建立餐飲上限標準,婚事不超過15桌,每桌菜品不超過300元。 西井鎮彭莊村提出集中辦事、統一標準,特殊困難戶、集體辦事處減免水電費,控制迎親人數,將喪事殯期縮短為三天。洪井鄉長畛背村開展了首屆“長畛背村孝善文化節”,評選出了“好婆婆”“好兒媳”“好家庭”“好媳婦”等等,一項項具體舉措,把廣大群眾從過重的人情消費、人情負擔中解放出來,有效破解因婚致貧、因喪致貧、支出型貧困問題,真正讓新風正氣吹遍千家萬戶。

編審 | 楊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