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海上钢琴师》有感,钢琴师为何不下船去探索一下外面的世界

昨晚去观看了电影《海上钢琴师》,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故事的开幕就是一个叫托尼的男人自白:

“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还有一个能够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贫穷的托尼是个小号手,为了生活,他拿着他的小号去乐器商人那里卖,被商人压价到20美元,托尼也没办法,只得接受,但要求最后演奏一次,他的音乐让乐器商人拿出一张拼接的碟片,放出了和小号演奏出的相同音乐。

惊奇的托尼向乐器商讲述了他和海上钢琴师1900的故事。

托尼为了生存上了一条邮轮演奏小号,在邮轮上遇到海浪,他晕得昏天黑地,然后钢琴师1900用船上漂移的演奏方式安抚着他,于是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聊天中,托尼得知,1900是一名弃婴,一出生就被抛弃在邮轮上的钢琴旁,被穷水手丹尼收养,而且被他起了个奇特的名字:1900。可能是因为1900年工业革命爆发,为了记住这个时代,所以起名1900吧。

穷水手丹尼教他读书,写字,虽然在穷苦的环境中,但也有童年的乐趣。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1900在钢琴边被一个有钱人收养了,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呢,当然,人生没有如果。

在他8岁时,穷水手丹尼在工作中遇到意外而亡,在他海葬时,1900听到了美妙的旋律,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人生最让他欢乐的东西——音乐。

夜晚,8岁的1900独自去到邮轮上的钢琴旁,他无师自通,弹奏出优美的音乐,让船上的人员纷纷跑来围观,都被他美妙的钢琴声征服了!

从此以后,1900在这条邮轮上演奏钢琴,开启了他的快乐之旅,他很善良,也很纯粹,不仅给贵族弹琴,也给甲板上的贫民演奏。

当时最著名的钢琴家莫顿听说了1900后,带着满满的信心来挑战1900。

1900其实内心是不想参加比赛的,因为他觉得音乐是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的全部,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但迫于压力,他还是参加了比赛。

第一场:音乐家莫顿演奏了爵士乐,而1900随意演奏了平安夜的曲子。从这可以看出来,1900根本不想比赛。

第二场:莫顿更加激昂的演出,让旁边的1900也感动得泪流满面,1900临摹了莫顿的演绎。1900演奏出和莫顿完全相同的音乐,让莫顿很是恼火,其实从这也可看出,1900很厉害,仅仅听一遍,就可以演奏得一模一样。

第三场:莫顿炫技,手指如奔腾的野马,快节奏的演绎着。1900为了自己的尊严,这次也与上两场完全不同,他来了一场震惊所有观众的演绎,演奏速度达到莫顿的数倍,质感、音感也比莫顿强太多。

1900毫无悬念的战胜了音乐家莫顿,顿时名声在外。

好朋友托尼劝他下船,去外面的世界追求名利,他拒绝了。于是,托尼带了录音师来船上录音,录制了他第一张碟片。在录碟片时,他看见窗外有一个漂亮清纯的姑娘正全神贯注的看他弹琴。

上图为姑娘隔着玻璃观看1900弹钢琴、录碟片。

于是1900爱上了这个姑娘,想把录制的碟片送给她,但由于他的羞涩,一直没机会和姑娘说话。

直到船到达了目的地,姑娘要下船了,1900才终于和心爱的姑娘说上话,原来,这位姑娘也一直爱慕1900,还吻了一下1900,并告诉1900她家的地址,让他去找她。

1900打算把自己的碟片送给姑娘,可惜被拥挤的人潮冲散了。

因为遇见了姑娘,所以1900打算下船去寻找姑娘。他也跟船上的朋友做了告别,穿着朋友托尼送的西装,走下甲板,即将踏上新的征途。

正当我为1900感到高兴时,1900却停下了脚步,深沉的思考着,他那忧郁、迷茫的眼神仿佛看透了大千世界,又仿佛对未来不自信。

他思考了一会,重新做了选择。他又重新走到船上,又一次拒绝了下船。

正如他所描述的理由,他希望在自己能看到的世界生活,下船后看不到的无尽世界,对他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或许只有待在船上,他才有安全感,灵魂才能得到安放吧。

回忆结束,镜头又拉回现实。

托尼问乐器商在哪里找到这张碟片的,乐器商告诉他,在一架旧钢琴里找到的,这架钢琴是一艘旧邮轮上的,邮轮即将炸毁。

于是,托尼找乐器商借了这张碟片,带到旧邮轮上,反复播放着这张碟片,终于,1900肯从废邮轮上出来,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托尼。

托尼要带1900下船,并告诉他邮轮即将炸毁。

可1900依然选择了拒绝,可能是习惯了海上生活,可能是对海无比依恋,可能是不喜欢船下复杂的社会,可能是他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1900宁愿死,也不下船。

最后,1900和这艘邮轮一起炸毁于海上,他和邮轮一起消失了。他没有户籍,就像他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世上本无我,来了就来了。世上本无我,走了也正常。

看到这里,我真的不淡定了。很想不通1900,为何不跟着朋友托尼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在外面一样可以弹奏自己喜欢的钢琴啊,虽然知道他是对纯真世界的向往,宁愿死,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去那个复杂的陆地世界,但仍然不理解他的做法。

影片结尾,1900和他的朋友托尼做了最后的告别,大致是这个意思:

我在这艘穿船上出生

这世界在我身边不断更替变化

但每次见的只有2000人

这里有希望

但不超过船头到船尾

在有限的钢琴上自得其乐

我只学会了这样的生活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不知道从何处谱写乐章

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

最好的结局是,我走下人生的舞台

毕竟,对于别人来说

我不曾存在。

但是如果1900下了船,也有朋友托尼陪伴,也可以继续演奏钢琴曲,给普通民众带来美妙的音乐,或许他还可以再遇到喜欢的人,或许。。。

所以,我不明白编剧为何这么编,导演为何这么导。。。

或许是因为残缺的才是美好的,让人深思的才是成功的吧,

或许也是想表达,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哪怕是选择死亡)就是最好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尊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