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净股”一个被忽视的信号

今日指数依旧窄幅震荡,并未有明显的主线炒作,但有一点值得我们仔细关注,截至11月21日收盘,A股共有376家上市公司破净,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10.13%。破净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都接近2005年以来的历史高点。

破净往往被市场视为一个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财务指标,从历史规律看,破净潮后大盘通常会进入牛市周期。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破净?

破净,是指净资产,破净则是股价跌破净资产值。具体表现在市净率PB值小于1且为正值。

来看看排名前10的破净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开采、房地产开发、文化传媒、银行、汽车、农产品加工、化工行业破净股数量居前。

周期性行业是破净的主力板块,申万二级行业煤炭开采板块39家上市公司23家已经破净,钢铁板块33家上市公司中18家破净,34家银行股中23家破净。

此外,在已破净的公司中,不乏“中字头”大蓝筹公司的身影,中油工程、中煤能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悉数在列。建筑板块中,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化学、葛洲坝、中国中冶、中国电建八大建筑央企更是全部破净。

对于上周五的中国神华上市以来的第三次破净,市场对周期股不太感兴趣,尤其反映在国际市场上,对周期类、化石能源类公司都持回避态度。

除了市场风格影响外,公司自身因素也是导致破净的原因。以两市市净率最低的众泰汽车为例,其截至三季度末的168.1亿元的净资产中,商誉就高达62.59亿元。这源于公司2016年借壳上市时所产生的,随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存在巨大的商誉减值压力,商誉减值则冲减公司净资产,其破净的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这一预期。

所以,在对待破净这种现象时应该辩证去看待,一方面从历史表现来看却有市场底部提示作用,但从个股、行业选择来看,破净还意味着市场偏好的转变配置,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亦有更多方向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