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涨价再超预期,有望高价进入 Q1

近期市场一直以来,水泥表现还算可以,主要原因还是和市场原材料水泥涨价有关系。

其实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水泥指数的表现,也略微开始见底。

通过水泥板块指数来看,从4月份之后,一直走下跌调整路线,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下调周期。

形态显示,目前震荡区间不断收载,MACD也不断抬高,有望板块总体走突破形态。

来看看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显示,当前郑州高标价率先进入 600 时代,达到 610 元/吨,其次才是传统热门地区,例如广州 575 元/吨, 杭州 570 元/吨。吨价格同比角度,郑州(+50 元),广州(+55 元),杭州 (持平),而合肥(-80 元),南京(-30 元),上海(-70 元),其他较为突 出的区域包括乌鲁木齐(+90 元)、石家庄(+90 元)。

再看涨价过程,缺乏规律性,核心是环保管控导致供给短缺。郑州高标散 企出厂价普遍 600 元/吨以上,最高累计涨幅超过 150 元/吨,供应不足吸纳 周边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和安徽等地熟料及水泥流入补充,同样引起周 边市场涨价。

库存方面,截止 11 月 15 日,河南水泥库存:郑州(30%)、新乡(30%)、 南阳(35%)、安阳(40%),比 10 月下旬短期大幅下降 20-30 个百分点,同 比去年下降 5-20 个百分点。

看区域价格阶梯差。

经过对比发现,郑州与西安、太原价差较大, 最近 4 年,分别高出 50、100 元以上,是阻挡中部低价水泥流入东部高价 区的隐形屏障。郑州与杭州的价差大部分时间都在 50 以上,与安徽、山东 逐步缩小差距甚至超过后者,与南京对比波动较大,18-19 年逐步缩小差距。

与河北比较,大部分时间超过后者。与湖北对比,大部分时间价差在 40 以 上。我们总结规律或者现象为,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与东部、中部的高价区 价差较为稳定,大部分时间高于北部邻省且价差稳定,河南具备“承上启下” 的作用,这点在山东也体现较为明显。

并且9 月以来,除河南外,华东、华南、湖北价格继续超预期。华东地区以浙江、 福建、江西表现最为突出,福建、江西目前部分地区已经涨价超过 6 轮,江 西正酝酿第 7 轮,浙江、华南已涨 4 轮。其中,浙江地区,杭州高标水泥 价格 570 元/吨,比涨价前(8 月下旬)提高 90 元/吨。同比追平。

四季度 至今均价 547 元/吨,同比提高 8 元,三季度均价 495(同比下降 9 元),四 季度目前已高出三季度 51 元(去年同期+52 元),18Q4 整体环比 Q3 提高 90 元。另外提示,11 月下旬浙江省有关部门可能为完成全年能耗下降指标, 要求水泥企业配合临时停产,旺季降低库位供给端预期偏紧。

而价格超预期原因有:

①前期雨水多需求积压,下半年得到释放,具体表现在江 西、湖南、两广、福建。海螺水泥国内熟料产能中,江浙沪占比 42%,而另 有 30%产能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

万年青熟料产线均在江西,华 新国内 20%熟料产能分布在湖南、广东、河南,塔牌产能分布在粤东、福建, 上峰 73%产能分布在安徽与浙江。

②今年春节更早(1 月 25 日),叠加 9 月 工期受大庆影响,整体下游需求在 10 月-1 月中旬集中,时间短有赶工现象。

③南方地区今年天晴少雨,温度适宜,有利施工;

④房地产新开工、施工增 长并保持韧性;

⑤河南山东供给收缩超预期,抬高中部价格吸收外围低价水 泥,牢固全国价格梯度。如果后续天气表现正常,不排除价格继续上行,四 季度均价有望超过去年,并以高基数计入一季度,继续贡献价格弹性。

通过上述原因,建议相关产业链以塔牌集团、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祁连山、万年青、华 新水泥为主。

技术形态分析:

海螺水泥 上峰水泥 祁连山 万年青 华新水泥 ,涨幅偏高。

塔牌集团,目前技术形态属于起步期间,走是比较稳健一些。相对于其他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