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保洁……他们成了残疾人最惦念的“亲人”

  不少重度残疾人无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顾,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此,今年2月,太原市杏花岭区启动了残疾人阳光托养工作。截至目前,居家托养服务团队已累计为56178人次提供居家清洁、生活照料、康复按摩、指导等服务。


  11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跟随托养服务团队走进残疾人家庭,感受服务之旅。
  故事扫描
  夫妻肢体一级重度残疾 托养团队上门提供康复按摩
  18日8时30分,托养团队来到了李爱萍家里。今年55岁的李爱萍和丈夫苏锁钢都是肢体一级重度残疾人,住在北大街一处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刚走进李爱萍的家,太原市杏花岭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托养团队总调度殷朝霞就放下了手里的瓜果蔬菜,说:“苏大哥,李大姐,我们又来了。最近感觉怎么样啊?”苏锁钢顿时脸上乐开了花:“又拿这么多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啊?我和我老婆刚才还说,算这日子你们该来了,可想你们呢。这每半个月来一次,真的给你们添麻烦了。”在俩人像家人一般交谈的时候,托养团队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工作,康复按摩师们为夫妻二人按摩,家政人员则开始为这个不大的家打扫卫生。
  山西晚报记者环顾一周,屋子分为里外两间。在外屋,一眼看到的是破旧的家具、拥挤的杂物,做饭的煤气灶、案板、锅碗瓢盆就摆在一张垫着砖头才可以平衡的桌子上。李爱萍介绍,她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无法行走已经十多年了,五六年前彻底卧床,再也没有下过地。丈夫苏锁钢因小儿麻痹致残,平时用绳子和木棍捆绑住没有力气的右腿,可以挪动身体,同时由于20多年前右肩膀脱臼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右胳膊无法抬起,日常只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夫妻俩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也没办法照顾家里。

  杏花岭区残联工作人员走访了解到该情况后,安排居家托养服务团队上门为他们提供服务。服务人员为他们提供专业科学的按摩护理,同时还帮他们洗衣、做饭、收拾卫生,以减轻夫妻俩的生活负担。看到服务人员在自家忙碌着,这对残疾人夫妻心中特别温暖。
  李爱萍说:“托养团队的服务人员每半个月都会来一次,帮我们夫妻进行康复按摩,效果不错。现在我已经可以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我老公的胳膊也比以前活动幅度大了一些。这些都是康复师们尽心尽力的结果。”
  7年未曾出门 托养团队推着她逛了晋祠
  家住胜景天地小区的康金梅今年50多岁了,由于糖尿病引发了多项残疾及疾病,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由83岁的老母亲照顾,连指甲都需要年迈的母亲帮修剪。几十年来,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康金梅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退休金,连每日三次的胰岛素钱都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全靠好心邻居和街道、区残联的帮扶。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大小便失禁,康金梅已经7年没有出过门了。得知这一情况,18日上午10时,托养团队专门准备好轮椅、纸尿裤等,来到康金梅的家,表示要带康金梅“出去走走”。康金梅却连连拒绝,她说:“我这出门特别不方便,走到哪里都需要人背着,还是不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么多年不出门我已经习惯了。”托养团队司机张师傅说:“我一个大男人连你都背不动,那还不让人笑话?”说着一把抱起康金梅就往门外走去。见此,康金梅也不好拒绝,从一直看着门口的眼神里,不难看出康金梅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

  一路上,托养团队陪着康金梅聊天,给她讲解这么多年太原市的变化。路过五一路时,康金梅惊喜地说:“五一路什么时候修这么宽了?我都不知道,感觉这一路上和记忆中的太原完全不一样了,变化好大啊。”
  一行人来到了晋祠,张师傅将康金梅从车上抱下来放在轮椅上,推着轮椅给她讲解所到之处的相关知识。看着变化巨大的太原,看着美丽的晋祠,时隔7年走出家门的康金梅哭了,她说:“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一个废人,每天拖累着老母亲,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家里坐着看窗外的风景,有一阵都有过自杀的想法。托养团队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后,专门找心理专家对我进行了心理治疗,让我明白了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是对帮助我的好心人最大的回报。”
  服务成果
  截至目前 托养服务团队人数达到90人
  太原市杏花岭区残联理事长张冬梅介绍,截至目前,残疾人托养服务团队已经累计服务残疾人56178人次,累计使用资金320万元,托养服务团队达到90人。
  张冬梅说:“不少残疾人的生活无法自理,不仅不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还需要专人照顾占用家庭劳动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还会导致家庭因残致贫。今年2月,杏花岭区残联启动了残疾人阳光托养工作,相关人员通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摸清了辖区残疾人的需求,根据需求提供服务。下一步,他们计划把重度残疾人及其亲属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作为服务重点,努力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看护压力,让残疾人能得到科学的救治。”

山西晚报记者 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