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諾貝爾一文不值,你認為呢?

用戶4699809132


諾貝爾獎作為授予世界各國在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文學及和平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的至高獎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與經濟水平。世界各國諾貝爾獎人數排名:1、美國。2、英國。3、德國?4、法國。5、瑞典。6、日本。7、加拿大。8、俄國。9、瑞士。10、奧地利。

“現在的中國正是孕育產生諾獎的時代,只不過要在二三十年後才會顯現。”曾在日本工作了26年的中科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林告訴記者,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進入21世紀後獲得的諾獎多是那個時候孕育產生的。

美籍華人 楊振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人 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人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人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人 崔 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人 李遠哲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法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美籍華人 錢永健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以上科學家回國,往往都是國家級領導人親自接見,可見對諾貝爾獎的重視。

早在幾年前,屠呦呦被美國的拉斯克獎選中時,國內就有人對把獎項授予屠呦呦一個人表示出不同看法,甚至有人聯名向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寫信:"寧可不要這個諾獎,也不要屠呦呦一個人獨享"。


用戶3945390008811


諾貝爾,是推進了人類近現代文明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諾貝爾獎,也是人類近現代進步的重要平臺和重要標誌。作為世界普遍認可接受讚賞仰望的文明形式,如果還有人說它“一文不值”,那麼說這話的人就真是一文不值了。


星空55906


公平公正的評判,自然會眾悅誠服。代表先進,影響未來,有益人類,造福眾生,提高各方面質量,提高精神境界,人們普遍遠離落後,科技文化帶來空前改觀,這樣優異卓越人才,理應得到重大榮譽和至高獎勵。

進步是必然,每一個致力於創造發明,開拓進取,貢獻人類的都值得敬重。成果帶來社會繁榮,生活多姿多彩,終究踏入美好向往。

但願有更多的人獲獎,所有世人都受益無窮。



福至52


諾貝爾獎代表了當代最先進技術,更是對科學家作出傑出成就的表彰,許多代表高新科技的科學家,窮其一生也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也是感到一生的遺憾,說諾貝爾獎一文不值的人只能是以下幾種人,1,無知者無畏,不知道獲得諾貝爾獎的艱辛,付出,失望,喜極而泣的過程,更不知諾貝爾獎為何物!2.,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種人心理扭曲,陰暗,就見不得別人好。3,狂妄自大,好大喜功之人,總以為自己是救世主,地球離開他就不轉,其實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諾貝爾獎是世界級的獎項。說它一文不值是一種吃不上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鄒周全


我認為只有暈孫腦殘的白痴傻逼,才認為諾貝爾獎一文不值!因為它們是暈孫它們怎麼可能去理解這個獎項呢????


用戶194798569754諍


否定諾貝爾獎的國人,把阿Q精神,自卑而表面孤傲的裝腔作勢演繹到了極致,是最醜陋的中國人,誤國而無用。全球範圍最頂級的科學家,他們代表著人類最高的智慧和理想,去探索宇宙和世界的潛在規律,他們之間對某人某機構在學術上的重大突破,都表達出最高的敬意,私下的學術溝通是長期和公開的,那種學術複雜程度已經無法巧用抄襲論文、學術造假等卑劣手段了。這些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智者,假如我們見到他們會是無比的敬仰,諾獎就是代表全人類對他們致以的最高敬意。他們哪裡會有時間去追名逐利,他們每天執著思考著數學物理等模型算法,無知的噴子們在他們眼裡多麼猥瑣而可憐。知恥而後勇吧,我們的基礎科學還是太落後了。


蔚藍豆豆


上個月幫剛頒發完諾貝爾獎,每次頒獎時全球主要媒體都會實時跟蹤報道,獲獎者和獲獎原因更是成為焦點。僅僅從這點就能看出,諾貝爾獎當然不是一文不值,而是重金難求。

木叔談兩點吧:

第一,諾貝爾獎並不是想獲得就能獲得的,也不是你認為資歷高成就大就能獲得的,諾貝爾獎評獎有一定的規則。特別是科學類的獎項。

諾貝爾獎的一些科學獎項,諸如化學、物理等,其實主要是從基礎科學領域頒發的。所以很多大師都很牛,但他們更多在應用科學領域的成就比較大。

舉個例子,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錢學森。他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不能否認他研究的偉大之處。

一個原因是他在美國進行了很多科研研究,主要在航空工程等領域有突破,比如火箭發射等。不過這些都不是基礎科學,更多的是應用科學。

第二,很多人不喜歡諾貝爾獎,更多是針對非科學類的獎項設置,諸如和平獎和文學獎等。

其實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最開始諾貝爾獎的設置只有科學類的獎項,因為想獎勵的就是在科學發展領域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所謂的和平獎和文學獎等是此後逐步增加的,為的是讓諾貝爾獎在社會活動等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些獎項的頒發,其實和基礎科學類相比較,就有些人為因素會多一些。特別是和平獎,單純對和平的看法就在不同國家、人群和組織中有不同的判斷,所以這個獎項在某些時候可能過於片面,有時候又比較政治化。難以獲得一致認同。

比如2009年給奧巴馬頒發和平獎。當時他還沒做什麼事情呢,只發表了一個“無核武器世界”這樣的演講和計劃,就拿了獎,讓人覺得很奇怪。現在回頭看看奧巴馬時期對核問題的態度,也沒覺得有什麼事情值得大書特書到能夠拿一個和平獎的。

因此,對諾貝爾獎的態度應該區分看待吧。對物理學、化學獎等科學獎項,還是有價值的,但對非科學類的獎項,其實心態平和看待吧!

你如何看待諾貝爾獎?


木春山談天下


閉關鎖國,夜郎自大,誤我中華三百年啊!影響還在,魯迅先生的文章需要重讀,阿Q一直都在!


馬哥講歷史故事


請國人自重,不要抄作西方國家宣傳工具的諾貝爾獎,獲獎也不代表是科學的先進性。中國人不需要靠西方的獎項認可。因為現在諾貝爾獎成了西方政治工具,就算中國人的研究成果為人類做出特殊貢獻也過不了帶有政治偏見的歐美評審委員的關。我們中國人只要埋頭苦幹奔技術前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