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農村教師的待遇?

我是卓凡


應該怎樣看待農村教師的待遇呢?

筆者以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幾句心裡話。

毋庸諱言,農村老師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差,生活較為單調清苦。農村基礎教育相對較為薄弱。

正因為如此,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農村教師的待遇自然得以徹底改變。

首先,工資待遇方面。自從教師的工資實行省級統籌、縣級發放政策以後,教師工資偏低且時有拖欠的現象徹底解決。以後又經過工資結構改革,從此教師工資增長步入了快車道。與此同時,國家實行實行了“農村艱苦學校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依筆者所在地區而言,一般情況下工作20年以上的農村教師這兩項就可以拿到700元以上。此外,從2015年開始執行年終一次性工作獎勵政策。2018年筆者所在地區人均接近兩萬元,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最後,教師還有五險一金,保障了教師的退休生活。這樣,教師的後顧之憂就減少了,幸福感和歸屬感也就更加強烈了。

其次,工作環境方面。國家投資大量財力徹底改善了農村學校的硬件建設。如今你到農村學校去,校園硬化美化,房屋漂亮乾淨。這和前些年的農村學校相比,真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第三,住房方面。國家為教師補貼繳納住房公積金,用於教師購買商品房。另外,部分農村學校建有周轉房,解決了教師在學校的住宿問題。

第四,職稱方面。近幾年教師職稱評審不斷向農村學校傾斜。筆者的一位學生,在一所農村小學教師,比筆者遲工作了十年,都已經評上了高級職稱,筆者到現在還是中級職稱。

總而言之,近幾年農村教師的待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為農村教師,應該能夠真切地感受這種變化的。

(一家之說,僅供交流,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教師待遇,農村和城市已經實現“無縫對接”!

我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教師。29年的農村工作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農村教師待遇的徹底改變。

一、工資問題。

1990年8月20日,我榮幸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當我領取首月98.5元的工資的時候,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雖然遠超民辦教師工資,但是,這是我所有的待遇,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到2001年,教師的工資實行了省級統籌,縣級發放的政策,使得教師工資偏低且時有拖欠的現象徹底解決。以後又經過2006年7月1日的教師工資結構大改革,從此工資增長步入了快車道。單年度小提高,雙年度大提高。到現在我的實際工資收入已經比剛剛從教時的翻了將近50倍之多。

二、各種保險。

剛入職時,僅僅只是不足100元的工資,再無其他。現在好了,從2001年開始,醫療保險佔2.8%、工傷保險佔0.07%、大病救助保險佔0.28%、失業保險佔0.3%、生育保險佔0.14%。已經全部按照規定扣繳,繳費基數就是本人的應發工資。

下面是我個人的各種保險(一季度數值):

有了各種各樣的保險,教師的後顧之憂就減少了,工作起來就安心了,同時,幸福感和歸屬感也就更加強烈了。

三、養老金。

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領取財政養老金,之後的納入社會醫療保險機構保障。和企業退休人員、公務員退休人員一樣,按月繳納醫療保險金:個人繳納應發工資的8%計入個人賬戶養老金,單位繳納12%計入基礎養老金。為了保障養老金水平不降低,又實行了“職業年金”政策:個人繳納4%,單位繳納8%。

四、教師住房問題。

從2009年開始,我們農村教師和城市教師一樣實行了住房改革,開始繳納住房公積金,用於教師購買商品房時使用。其繳費比例是個人應發工資的15%,2016年改為12%。單位繳納的標準和個人的一樣。等於擴大了一倍。

若干年退休以後,可以一次性領取完畢。我的同事在2016年下半年退休時,一次性領取了80000元左右的住房公積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只是,現在的農村學校裡,沒有可以提供教師休息休息的房子。教師中午想小憩一會兒,也沒有地方可去。

五、農村教師的“兩補”。

2009年績效工資改革時,實行了“農村艱苦學校津貼”,每人每月80元。2012年又增加了“鄉鎮工作補貼”,根據各地情況標準不是統一的,離縣城越遠越高,與工作年限也有關係。20~30年的,在縣城周圍的,330元/月。

這個補助縣城教師是沒有的。

六、年終一次性工作獎勵。

我們這裡是從2015年開始執行的。標準就是當年最後一個月應發工資的5~6倍。這方面,我們和城市教師的標準相同,但是,總量要比他們高出一點點的。

當然了,我們這裡是五線小城市,也根本不能和大城市及大城市周圍的農村學校比。

結語:

農村教師的待遇正在實現與城市教師的相統一,並且已經略勝城市教師。

估計,將來會更好的!

(一家之說,不足為據,僅作參考。謝謝閱讀!)


中小學教育者


大家都知道農村教師留不住,可到底是什麼原因,很難有人說的明明白白。

老是聽人說,你們老師工資低點,但是你們上班的時間短啊,每週歇週末,法定節日不上班,還有寒暑假(這些牢騷話,老師們聽過沒有),一年領13個月的工資。停,這裡我說一下,第13個月的工資等同於年終獎,農村教師基本無緣領到。這個“教師獎金”的發放範圍是市直學校,經濟條件好的街道可以發放,農村的老師領不到,卻背了很大的鍋。

取暖費的問題,一直被人詬病,因為這個並沒有強制的文件。每年入冬不久,市裡的老師很快收到取暖費,暖和和的過冬天。鄉鎮經濟好點的,可以足額髮放、或者少發點,不好的乾脆不發,實在被老師上訪急眼了,少發點,還要平均到10個月發放(地方特色)。農村的教師沒有空調,最多是一個“半死不活”的暖氣爐,水還沒熱,又熄滅了。人冷,心更涼。



路途遙遠。相比市裡便捷的交通,鄉鎮教師的上班之路太遠。我們粗略的算過一筆賬,平均路途20公里,每天一來一回就是40公里,每年上200天的班,摺合下來就是8000公里。各位看官,從祖國的最東段到西藏也就4000多千米,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一年要穿越祖國的東西。數據不會造假,懂車的朋友,請問一年單純的油費多少錢呢? 試想一下寒冬臘月,多數老師騎著自行車,趕往學校的情景,有何感想?

自身發展受限。鄉村教師待遇低點、環境差點,這些都可以忍受,但職業發展非常狹窄。簡單舉個例子吧,市裡舉行公開課,按道理相關老師肯定想去聽,但校長不讓去。為什麼,學校老師太少,你去了誰來幫你代課。市裡學校的老師,有機會去大城市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鄉村教師只能窩在老地方,10年、20年,然後坐等退休。


數學嚴老師


所謂“農村教師”,就它的內涵來說,應是泛指非城市學校的其他教師。但“農村”的概念可以是郊區的農村,也可以是遠郊的農村,還有偏遠、貧困山區的農村。

同時,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分為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

1.假如是郊區的農村,例如離城市市區邊緣、縣城邊緣在8千米以內的,按我的理解,都可以認為是郊區農村。

這種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城市教師的工資待遇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是上、下班路程稍微遠一些,上、下班路上花的時間要多一些,還需自備交通工具。

2.假如是遠郊的農村,一般住在學校的可能性要比較大,但工資待遇與城市教師基本一致,還可能多了一項偏遠農村教師補貼。不足的是,上街購物比較麻煩,路途稍遠一點。但這種學校,一般村裡都給它留有可自由支配的土地,什麼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種,那可是純綠色食品!這種農村教師也是過得很逍遙自在的。

3.假如是貧困、偏遠山區的農村,這裡的老師的確非常辛苦,教師數量、學生數量都少,自己什麼都要做。很多時候,什麼逛街、買衣服啥的,的確很不方便,文化生活是完全沒有的,日子過得很清淡。要堅持在這樣的環境工作下去,靠的是個人的信念和生命中的執著追求。

就以上三種情況來看,第1種情況我認為和城市教師沒有差別;第2種情況和城市教師有一些差別,但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則看法不同。至於提到“發展前景”,我認為要看個人追求的“前景”是什麼。是賺大錢的前景?是做市長的前景?還是調換單位的前景?如果目標就是做一個好老師,或者養家餬口,或者追求生活品質,我看不出來“發展前景”有什麼不同。當然,第3種情況的確是無法和城市老師相比較的,否則就不能叫偏遠、貧困山區的農村了。


郝仲奎1


我是一位農村教師,現在工資待遇比城市裡的教師每月高出一千多元,績效工資和年終獎與城裡完全一樣,辦學條件不比城裡差,我校可能超過城市學校,住城裡每1天有學校班車接送,所以,農村教師大部分不願意進城。我校教師年人均收入也有十幾萬,我滿足了,謝謝黨和政府。


手機用戶70234401972


同為中小學教師.同為專業技朮人員.但農村教師低人三等.誰關注呀!待遇低!地位低!.副利低!競然不如沒文化.沒技術的農民工.!不如一個拉麵工.電焊工.瓦工.木工.....以前叫老九.現在叫老師(老實).這就是現實


用戶5921647637739


待遇更好,比市區好。一年實拿超過十萬。我很想調到鄉下。福建晉江或石獅。


egofly


我個人理解,高收入,往往意味著高風險,高責任,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


六安瓜片520


教齡18年,崗位十級



大_菜


農村教師的待遇 2000元左右完全可以,現行的師範教育讓一些孩子下放到農村教書這是完全扯淡的行為,一個孩子費勁考入城市上學,你再讓她去邊緣的窮地方教書,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本地師範定向招生,一些縣,鎮的學校定向培養本地區的孩子做老師,這些孩子畢業不用考慮住房,就在家附近教書 給1500很多人搶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