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荒地铁站?不止一个

“我那天加班走韦家碾过了一道,荒的吓人”

在开通一年半的时间里,再次听到韦家碾的大名,同事的评价依旧带着惊悚感。

自去年春天开通后,人们对于北门的调侃也逐渐由“北至升仙湖”的习惯性用语朝着“北至韦家碾改变”虽然从升仙湖到韦家碾,只相差了1.5公里的距离。可是这对于北门来说,相当于从环球中心到兴隆湖的飞跃。

而这座被网友们戏称为“北门终点”的地铁站,因周边环境长期处于荒凉状态,在与它相匹的前缀基本都是负面词汇的情况下,它的内心一定是委屈凄凉的。

其实,当我们以惯性意识屡屡调侃北门,不,升仙湖或者韦家碾时,根本想不起来成都还有其他地铁站,也一直呈现着格格不入的局面。

十年前,成都的第一条地铁开通,贯穿南北。如果不是为了修地铁而将沙河改道引流而修出了一个人工湖,很多成都人可能只会知道被称作“升仙水”的沙河,而不会认识现在的升仙湖。

不管怎么说,“升仙湖”这个名字,作为成都地铁一期的终点站+当时成都市内最大的淡水湖而存在以后的日子,并没有得到什么期许和祝福。活在图纸上的、口头上的“北改”下的

升仙湖站,在隐忍中过了快十年。

当然了,忍着忍着周边还是荒起在,不同的是,多了一个一起荒的兄弟——韦家碾。

在某一个工作日当天下午,我难得的感受了一盘包车的滋味。

车越往北,车上的人越少,就在我怀疑全车是否只有一个我一个乘客的时候,韦家碾站到了。

每个站门中稀稀拉拉走出来的乘客,以及锃光瓦亮的站内环境,还让我对韦家碾没有什么直观的感知。

走出站口才直接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正在进行时”。一眼就能望穿的周边环境让人不禁有些穿越“哦?这是成都?还是三环内?”地产界常用的一句话“地铁一响黄金万两”放在这里妥妥的不合适。

响了,在菜地里响了。

沿着地铁站外,唯一一条路向外走几分钟,较为新的城市面貌慢慢的呈现在眼前。不远处立交桥下的大红色销售立牌以及它上方的价格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显得格外跳跃。

连接住宅区和韦家碾地铁站的交通工具格外的多样化,包括在主城区难得一见的火三轮。

从韦家碾地铁站口开出的266路公交车,串联着三环内外几个人口稠密区,从这儿出发后它将经过凤凰山抵达最近发展迅速的北部新城。

我抱着“如果从其他几个站口出去会不会看到不一样的环境”,又走了其他几个站口,虽然大体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还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情形。

夕阳中的韦家碾站作为北门的新结尾,和它四面八方的打围,至少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期待。关于TOD、关于凤凰山、关于北部新城,韦家碾是结尾也是开始的存在。

从韦家碾往回走一站,传说中的升仙湖比起来更加震撼。作为成都第一批地铁,无论表里都能感受到它的年岁。

正好随着下班时间的人流出站,正面迎来的菜地和泥土气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和韦家碾不同。如果说韦家碾周围呈现的是“进行时”,升仙湖的停滞感则把人带进了另一番景象。

如果沿着一看就是自己搭得石头堆走上那篇菜田,诡异的构成让人不是很敢继续探索。

只好掉头换个路口,穿越一片由摩的师傅构成的人墙“妹儿,走不走”,他们有序的排成一列,让人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感受到或许是人生中最被关注的时刻。

成功逃脱的话,就会看到红花堰小区立在路口,在肉粉色天空的映衬下它的历史感仿佛也被削弱。我向路口的三轮师傅搭话,询问关于小区之星半点的信息。

师傅“咋个想买来等拆迁啊?”的熟稔口吻,不禁猜想我可能并不是第一个提问者。

“我听说他们三环外那一坨都有两万了哦。”

“从那儿下去就是升仙湖,不要钱的,免费耍”

师傅相当健谈的性格,隐约透着些哪儿也找不到的烟火气。

————

如果我们搜索“最荒凉的地铁站”,可以看到一连串的惊悚案例,田里的、山里的、镇里的,因为城市规划、扩充而衍生出的牺牲品,经常被网友套以夸张的形容词来修饰。

如我上文所说,成都和“荒凉地铁站”相关性最大的,不是升仙湖,就是韦家碾。

但是在走过一遍后我们不难发现,升仙湖也好、韦家碾也罢,他们和更多城市建在新区中的荒站不同,在这儿更多的是区域遗留问题。北改的速度和规模分摊到这些细枝末节之上而营造出来的荒诞感,更加叫人唏嘘。

当我们因为惯性,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北门时,其实不知成都这样的地铁站并非少数。

比如因为两区交接的留白区域——马厂坝。

作为青羊区和温江区两个区的最后分界线,马厂坝孤独的站在光华大道上,之前有同样状况的蔡桥因为几个楼盘的填充已经慢慢与冷清脱离。

现在夹杂在两次繁华中间,马厂坝的正面与反面也让人不知所以。周边空无一人口密集聚集地的现状,预示着它的孤独还将延续。

再比如和繁华一街之隔的惠王陵。

如果说,走到北门、走到升仙湖、走到韦家碾,我们感受到荒凉破旧可以理解的话,从身处东三环的惠王陵站一出来的景象,着实让人惊叹。

并非城市的边缘、也非城市的断带。

惠王陵全身上下散发出来的老城气息,更像是回到家乡的老县城。

把围绕着站点野蛮生长的草丛、菜地,和抬眼可见的如同擎天柱一样屹立的468的本体与塔吊放在同一片视野下的话,脱口而出的“蛤”可能是“城市过去感”的最大感受。

————

不敢深究,越走我们会发现越多如同升仙湖、韦家碾、马厂坝、惠王陵一样的存在。

他们有着共同的主题“荒”,而造成这个主题的原因却又各不相同,新荒和旧荒在城市的成长裂纹中被破裂蔓延。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的痛点正是这个时代的无限可能。

如果所有的目标都是“扶摇而上”。

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城市进程中是必然的,就像现在“南到南极”一样,资源倾斜的加码在任何一个城市的构成上都清晰可见。地铁轨道如此,马路如此、建筑如此、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