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不“传统”一座“未来智造城”崛起杭州城东

出站效果示意图

这几天,由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奥电梯”)自主设计制造的“超级扶梯”,正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高铁站紧张装配中。这个“武装”世界最深高铁站的扶梯群组,最大抬升高度达42米,投用后将刷新“中国造”扶梯纪录。

西奥电梯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开发区”)制造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余杭开发区通过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产业数字化,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制造龙头企业。

而在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背景下,余杭开发区正在全力建设“未来制造城”,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西奥电梯智能制造指挥中心

“制造”迈向“智造”

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

余杭开发区西奥电梯,走进二楼的办公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的智能制造指挥中心。

“这个指挥中心,实现了客户、上游原料供应商、智能制造工厂、物流的全流程闭环。”西奥电梯运营中心工业工程经理张雪健说,客户在西奥电梯的信息系统内下单,指挥中心会自动向供应商采购相应原料,并在智能制造工厂进行排产,待产品生产后,系统会在最合适的时间通知物流发货,交付给客户。

据他介绍,有了智能制造指挥中心,西奥电梯的产品交付周期从原来的15天缩短为6天,产能提升32%,不良品率下降28%。

老板电器智能物流仓储中心局部

不仅是西奥电梯,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板电器”)也在余杭开发区打造了厨电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这里不仅有各种智能生产线,还有智能仓储物流中心。

笔者看到,该智能仓储物流中心没有工人,大部分地方是黑的,仓储架有30余米高,机器人不停地将整箱产品入库、出库。老板电器副总裁葛皓说,与传统仓储对比,该中心占地面积节约了9.7万平方米。

不仅是老板电器与西奥电梯,近年来,包括春风动力、运达风电、海的动力、东华链条等在内的一批余杭开发区企业,都在向“智造”转型。

“十三五”以来,余杭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浙江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赋能作用,深入推动产业数字化,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加快区域内工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

余杭开发区一角

壮士断腕向“绿”发展

落后产能空间迎“新生”

上世纪90年代,余杭区将临平山北一带画了一个圈,作为工业经济开发区域。余杭开发区诞生,并在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全国各大开发区一样,刚起步的余杭开发区拥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产业。“上世纪末,余杭开发区以轻纺、食品等产业为主,轻纺产业占了70%左右。”余杭开发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两高一低”企业成为余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怎么办?那就是向“绿”发展。

“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我们壮士断腕,逐步关停,帮助企业另寻发展机遇;对低效益的企业,我们积极引导,引导企业往高质量道路发展。”上述负责人说。

春风动力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宾护卫队摩托车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320国道以南8家印染企业关停。作为家纺行业配套的印染行业,是开发区在成立之初引进的。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城人融合发展,印染企业退出余杭开发区,似乎成了必然。

关停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更多选择:企业可以利用现有地块引进高质量企业,开发区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帮助招商……比如,在开发区的牵头下,杭州恒诺印染有限公司与杭州一家做发电机的公司“乐恒”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了转型。

到今年底,余杭开发区内15家印染企业将全部关停。对开发区来说,顺利关停这15家印染企业,不仅是打赢了一场攻坚战,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全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也彰显了余杭开发区为转型升级、不破不立的决心。

2019年,余杭开发区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绿色园区”。

运达风电制造车间

聚焦重点产业

建设“未来智造城”

今年10月,余杭开发区发布“新制造业计划”,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地标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家纺布艺行业改造提升。

“到2020年,我们力争成为千亿级别工业大平台;到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余杭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该开发区正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绿色改造,争创全省产业数字化示范区,全力打响“未来智造城”品牌。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要引进、培育更多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更要推动装备制造和家纺布艺等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余杭开发区正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应用、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引培燃汽轮机、商用直升机、通用和专用设备、电器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以高水平创建浙江省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突破口,余杭开发区正全面实施数字赋能、创意设计、品牌标准、公共服务、研发孵化、机制创新“六大行动”,努力培育家纺服装100亿级的产业集群。

因绿而变、因智而强、因人而盛。作为全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近5年来,余杭开发区共获浙江省级智能制造方面的示范试点项目30多个,累计上云企业1000多家。

产业数字化在余杭开发区渐成风尚,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示范领跑、一批骨干优势企业支撑追赶、一大批小微企业紧跟成长”的智能制造良好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