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农业,一些村干部不适应症该改改了

山野四叔年轻到时候做过村干,那时候的年纪小,也做过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美梦。

到后来,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大约是我们到月球的距离。

当然,我当村干是1992年,那时候村干的主要任务就两个:一是全年绷紧一根弦,计划生育非等闲。二是向老百姓收费,各种杂费如牛毛,软硬兼施不动摇。所以,那年代你要当村干把这两件事抓好了,保证你“月月开会当榜样,不发现金发奖状”。

村干1

这后来有一段时间,乡村到处喊口号:要致富,先修路,首先修到村支部。所以,村干部也挺忙。我老家的村,一个原来据说街头混的,吃得开的,几年间就靠修乡村公路发了财。

现在时间跨度已经三十多年了,情况已经很大改变,现在农村路也修好了,饭也能吃饱了,还能用太阳能洗上热澡了,村干部指派的事情,的确变少了

但乡村振兴是强国战略,而且山野四叔认为,这的方向在未来50年,不会发生改变。

我们国家,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计划经济时代,靠着“剪刀差”【什么是剪刀差,自行百度】,农业可以说是无私的支持了工业的发展。后来,改革开放,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的血手印,像是一面启动农村土地改革的战旗,其意义不仅仅是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社会有了更好的分工协作。但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打工潮的兴起,让无数农民离开自己熟悉的乡村,“打工潮”为城市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再一次支持了城市的发展,这其中,江、浙、沪、粤等南方各省,可以说是直接的收益者。随后,对农村的发展,从原来上层定调“支持农业”,到后来上层用了“反哺农业”,直到今天,我们直接提出“乡村振兴”为强国战略之时,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我们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心变化。

乡村振兴下的强国蓝图

但很明显,山野四叔在做一些农村调查时,能够深切感受到:时下的乡村振兴是一个新课题,如何振兴,其实不仅是村干不清楚,甚至镇级干部县级干部,也犯迷糊。现在很多地方,无非是去学样板,但因为学到的不是核心,往往是走过场,看热闹,还浪费了不少纳税人的钱。

的确,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村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调动起他们的能力,就可能带来非常实效的乡村变化。

不过时下不同的,是村干部不像原来,完成上面指派的工作就可能做不完,现在的村干部,要在乡村展现的大旗帜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充分结合本土特色,从基础建设、乡村治理、特色旅游开发、外部资源对接等多方面开动脑筋做文章,寻路子。

乡村振兴下发展的现代农业

村干原来是“等靠要,全服从,致富全部靠能人”,真等到现在,真的让你做主了,很多村干反而不适应了,山野四叔一次某村走访,发现某村村干天天没事干,上班大家一起打麻将。乡村振兴之下,要这种村干何用?

所以,今天,乡村振兴不是到处“取经”,而是敢立规矩,敢下“杀-手”,扶持能人村干部的前提下,让一些不合格的村干部,要尽早滚犊子,占着茅坑不拉屎,比观望着损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