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服务模式赢得群众点赞,鹤岗市将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主题教育落脚点

黑龙江经济网讯(王永丽 记者 陆铁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鹤岗市兴安区兴建路街道党工委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通过实施“六微”服务模式,将辖区居民身边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开办“微党课”,学习教育实现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设短而精的“微课堂”,有效打破以往长篇大论的传统学习模式。进一步延伸“微课堂”触角,为80余名流动党员寄出一份“红色加油包”,内含一张家乡变化照片、一枚党徽、一段寄语、一本书籍、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份应知应会知识点、一个小书签,让党员在外不忘学习、不忘责任。针对年老体弱党员行动不便和个体商户不便参加集中学习的实际,成立4个“炕头”党小组和1个“店铺”党小组开展上门送学,将主题教育内容以短小精的方式送学上门,最大限度保证学习教育不落一人。


搭建“微平台”,线上线下模式惠民生。充分发挥“兴建E家亲”微信公众号功能,精心设置“兴建通讯”“兴建E播报”“兴建美篇”等栏目,及时发布主题教育相关内容,让关注的居民切实参与其中,感受到主题教育所营造的良好氛围。主题教育期间,创建了“邻里牵手”居民微信群12个,线上为居民解答涉及医疗保险、低保办理程序、回民补贴登记等各类信息咨询500余次,下发各类惠民政策、办理事项通知、就业信息等100余条,并在线下为居民解决自来水、健身器材、下水道堵塞等涉及民生问题十余次,进一步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


征集“微心愿”,满足实际需求暖民心。持续深化“微心愿”载体,重点针对居民反映程度较高的问题分别由驻区单位和志愿者认领,逐一进行解决。主题教育以来,通过开展“微心愿”认领,先后为辖区100余名弱势群体送去轮椅、小广播、书籍等心愿物品,开办家长公益课堂3期,免费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5次,在社区搭建了“便民梯”方便残疾人办事,等等。当通过“微心愿”得知孤老低保户郝玉山为搬家犯愁的情况后,及时组织在职党员和志愿者为其搬家,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


征求“微建议”,广泛开门纳谏见成效。坚持开门搞教育,共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单50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场次,共原汁原味征集群众对社区建设、服务水平的意见建议120余条,为进一步改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基础。意见征集后,梳理建立了征求意见建议清单,制定了问题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和时限,逐项进行整改销号,确保群众所需所想所盼落到实处。

选树“微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先进典型示范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方式,积极开展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等活动,经过居民民主评选先后确定身边“微典型”5人,其中有热心帮助邻里的“身边好人”王忠诚、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好妻子杨玉芬、身残志坚无臂艺术家李长江、退休后不忘发挥余热的老党员殷福顺、崔广菊等。街道工委将他们的感人故事编成“微故事”,录制成“微视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布和集中学习讨论等方式进行宣传,为辖区居民树立了榜样,有效营造了学习典型的浓厚氛围。


开展“微服务”,紧盯社情民意解难题。将“围着百姓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点,从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入手,推行了全程帮办等惠民服务,赢得居民一致好评。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结合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民生台账,协调多部门解决了83岁老人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女儿居住危房问题,帮助办理了户口,并帮其办理了低保。联合辖区医院开展“送健康进家门”免费义诊活动,为居民送去了健康。联合兴安三校、兴建路派出所、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守护学生安全我先行”交通疏导行动,为小学生打通安全通道。与辖区非公企业开展“碧水清流益起行”护河志愿服务行动,并在中秋、重阳节期间开展了慰问、帮扶等“微公益”活动6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