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区下水道淤塞 全区来了一次隐患大排查

清淤人员在新民综合楼小区作业(记者 李卉 摄)

“天气好的时候不明显,雨季一来就现形……”昨日上午,石峰区井龙街道新民安置小区内,张师傅戴上纱布手套,麻利地掀开下水井盖,开始疏通作业。说起这几年来的雨季,他见过的房屋、车辆被积水围困的事件真是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临时喊疏通的多,知道防患于未然的少!”

从9月24日石峰区启动居民区下水道淤塞大排查至昨日,该区36处居民区下水道淤塞隐患已排除35处。其中,不少都是业委会发挥作用,带领业主群策群力解决的。

从曾经收物业费都遭抵制,到现在能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短短半年间,新民综合楼、芙蓉丽景等小区,变化怎么会这样大?

对全区的居民区下水道进行“体检”

“小区下水井淤塞,一下大雨就会积水……”今年9月底,新民社区网格员通过系统上报了新民综合楼小区下水道淤塞的事项。

没想到,网格系统中流转的这件事得到了区委书记张建勇的重视,他批示在冬春雨季来临之前,全区来一次下水道隐患的大排查,再结合业主委员会全覆盖工作,集中进行解决。

经排查,石峰区一共有36处淤塞隐患点,井龙街道除了新民综合楼小区外,还有芙蓉丽景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面临下水道淤堵的困扰。

“引导居民自治,这就是现成体验课啊”

“引导居民自治,这就是现成体验课啊。”井龙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响民介绍,今年以来,随着全区老旧小区业委会全覆盖工作,目前辖区内80%的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正好趁此机会调动业主们的积极性,让大家自己把家门口的事情给管起来。

新民综合楼小区,共有4栋楼,76户居民,没有请物业公司,以前的业委会只能靠10多个公共停车位的收费勉强维持小区保安、保洁的支出。今年5月,小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业主委员会班子。紧接着,街道、社区、业委会新班子召集居民们开了一场交流会,大胆地抛出了一个新思路——小区有一块空地长期闲置,街道、社区打算将其硬化,规划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业主每个月交纳150元停车费,费用就用于小区的运转。绝大多数居民举手赞成。10月份,可以容纳近30台车的小区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

“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新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林朗介绍,新民综合楼小区业委会又牵头开展了绿化带灭蚊、卫生环境整治等几件民生实事,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热情空前高涨,所以井龙街道此次的集中清淤、疏通行动,就选在新民综合楼小区打响头炮。

36处居民区下水道淤塞隐患,已排除35处

“每户收取10元用于小区下水道清淤,体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不足部分由街道、社区补足……”很快,新民综合楼小区公示栏内贴出了给居民的信,网格员也通过网格微信群进行了解释说明。

“这几个月,小区环境变化看得见,我同意交费。”居民陈孟君说。

“下水道清淤,我觉得很有必要,同意!”刘群表示。

不到两天时间,小区所有居民都交了钱,清淤队伍很快进场,业委会还组织部分居民现场观摩。

接下来,芙蓉丽景等小区也纷纷效仿。截至昨日,井龙街道上报的7处下水淤塞隐患点已经全部排除,而全区的36处隐患点已排除了35个,另外一个也已列入施工计划。(株洲晚报记者 李卉 通讯员 林琳 舒敏 维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