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局中局中局设定,不为反转的反转,才是大手笔

《鹤唳华亭》这部剧在昨天这样一个举国欢购的凌晨,悄默默的开播了。

好明显的与马云抢风头的嫌疑啊,这举动实在很可爱。

离上一个引领风潮的古装剧过去已有小半年了。

被限古令压住的古装剧多不胜数。

今天终于等来了这个大腕云集的《鹤唳华亭》。

也因为主演是罗晋、李一桐,还有超高颜值的郑业成,可盐可A的金瀚。

上周放出的预告片,古韵十足,着实赚了一圈眼球,所以这部剧关注度超高。

优酷上来就直接放出了5集的内容,对观众实在是忒大方啊。

关于什么镜头技法,画面美感,或者剧方宣传的“点茶之美”“古风礼仪”之内的高深学问。

咱也不懂,就不在这里强不知以为知了。

我只说说我看到的这部剧的一大特点——反转。

第一个镜头就是疾驰的马蹄,和迎着镜头的疾风劲雪,风雪夜归人的紧迫感溢出屏幕。

镜头的唯美,风雪的凛冽立马紧扣人心。

如果说第一集平铺直叙地交代了整个剧发生的前情,故事性不强稍显平淡。

那也无可厚非,因为每个故事的前情都会没有多少精彩呈现。

不妨稍等,第二第三集,就是这个剧的“反转集中营”。

太子萧定权冠礼上,大哥萧定棠的阴谋谋划已定。

正当你以为太子不知情,替他大大的捏了把汗时。

他却在皇帝面前揭示了萧定棠有阴谋。

这时他作为主角作为太子,该有的谋略凸现出来了。

原来他从母亲故人张尚服断钗中领会了背后的意思。

镜头切换到回忆,此前太子暗中与张尚服交换过信息了。

此时太子胸有成竹的微笑,让你觉得反派萧定棠一定就此罢了。

并不,本应由萧定棠安排的小宫女,要从城楼上抛下的卷轴在此变成了坠楼的张尚服本人。

还随身携带了一方对太子不利的丝绢。

再看萧定棠,此时的皮笑肉不笑就跟赵西风一样让人恨得牙痒。

太子的一句“无话可说”,失望消极情绪显露无遗,又一次让人惋惜不已。

觉得就此背定这个捏造事实陷害手足罪名的时候。

又一次轮到太子笑了:宫人报来“张尚宫还有气息”。

太子洗清冤屈的曙光来临,你还想知道结局如何,不能就此弃剧啊。

关键人物张尚服的生命牵扯众多,她活着太子才有洗清冤屈的一线契机。

然而然而……

本来站太子一方的,带着众多期望清醒过来的张尚服,呈堂供词却扣定了太子的罪证。

竟然又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

太子再爱铩羽而归,萧定棠再次显出赵西风式的得意的笑。

接下来替萧定棠抛卷轴的小宫女,在太子去找被藏起来的物证卷轴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被灭口。

这对于太子来说,几乎板上钉钉毫无翻身之日了。

然而最后他来了个派去杀小宫女的是太子的人。

可想小宫女没死,倒戈相向成为太子洗清冤屈关键所在。

太子和萧定棠的较量,从一个阴谋开始。

如同以往的权斗剧的开始一样,兄弟阋墙,皇权斗争。

然而一样的玩法,却在众多反转中玩出了新高度。

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

将一件平淡无奇的阴谋玩的跌宕起伏,二三集连续六七个密集的大反转。

脑力爆发点输出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出彩的是它从不会让你觉得它是为了反转而反转,反而起伏合理,跌宕顺意。

大反转的精彩最后落点,在被小宫女推下城墙的张尚服是她亲身母亲。

所以死也没有暴露小宫女,张尚服的反转合理化了,第一个阴谋谜团至此完结。

一般电视剧好不好看有个规律:三集定律。

前三集如果抓住了眼球抓住了人心,一般不会是烂剧。

前三集看进去了,一般不会弃剧。

《鹤唳华亭》在前三集集中火力玩反转,赚好评赚人气。

除了剧方重点凸现的精美制作,重要还是靠剧情的精彩程度。

出人意料的局中局中局的叙事手法,注定想弃弃不了。

剧情节奏快,输出密集,市场少见这样的作品。

第四集开始了新一轮的阴谋,科考舞弊案。

从开局的布置来看,仍然少不了局中还有局中局的设定。且看到底谁是设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