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方案”,五大洲合作布局

11月5日至10日,以“新时代 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共赴这场“进博之约”。据悉,比之首届进博会,第二届进博会规模更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更高,成效进一步提升;活动更丰富,综合效应进一步放大,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出席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

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3%,创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主要拖累因素之一便是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背景下,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推动着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正所谓,“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和全球市场息息相关,乳业也不例外。

作为关乎到国民健康的支柱性产业,在实现乳业振兴,建设乳业强国过程中,存在着环境压力大、奶源条件有待改善,以及本土产业链不够完善、消费者信任度不够强等问题。如何破局?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给出了答案。

在进博会的多个场合,卢敏放提出了“以我为主”在全球配置乳业资源的思维,他表示:“生产一杯牛奶,与建造一架飞机一样, 需要进行充分的全球协作。”即集全球乳业之精粹,为中国消费者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从而形成“Global for China”的成熟产业链。在以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为宗旨的进博会上,蒙牛拿出这样的方案,无疑展现了中国乳业“新国货”的担当形象,值得行业人士玩味和深思。

新思维:“以我为主”全球协作打造好牛奶

中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去年全国乳制品产量接近2700万吨,但由于中国奶源自给率约为50%,2018年中国进口乳制品超过了280万吨,是全球几大乳制品进口国之一,中国乳业的发展会给全球乳业贸易带来强大的驱动力。

此外,中国在乳品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储备仍有短板,产业链不够完善,例如乳清蛋白、乳糖等深加工产品几乎100%需要从美国、西欧进口。再加上还存在奶源南北差异、国内外市场差异、销售季节差异等因素,影响着中国乳业的发展。

“以我为主”的全球乳业资源配置思维,能起到弥补短板的作用,然而这并不仅仅是扩大进口这么简单,而是要在持续动态进口的产业链上谋求主导地位,同时拉动本国乳业发展,兼顾产业链上游利益。要实现“以我为主”,首先就要求全产业链布局国际优质奶源,其次要求联动产能布局,这样才能在源头上保证品质好奶。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于“2019向中国出口”论坛发布主题演讲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届进博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就首次阐释了“全球乳业共同体”的理念。其核心就是推动建立带动全球更多企业和相关机构参与乳业合作,消弭区域间的资源、市场、资本、技术不均衡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乳业共生、共享、共治和可持续发展。而本届进博会也成为了蒙牛进一步把“全球乳业共同体”倡议落到实处的重要节点。事实上,蒙牛一直在积极响应进博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宗旨,进行“以我为主”的全球乳业资源配置,并已经完成了多层次优质奶源地布局。

通过收购和自建,蒙牛在大洋洲拥有了自己的牧场和生产基地,同时在北欧、中东欧和南美洲,与众多大型企业开展奶源战略合作,包括从美洲购买优质的苜蓿等饲草料,从欧洲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等。加上近期与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门深化开展的相关合作,意味着蒙牛成了首家实现全球五大洲合作布局的中国乳企。在今年进博会上,蒙牛与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共同签署进口牛奶代加工合作协议,与法国安迪苏在奶牛养殖技术研发与合作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诸多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乳业全产业链五大洲全球布局的“蒙牛方案”。

蒙牛集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孟凡杰与安迪苏总裁Jean-Marc Dublanc 在进博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

而在联动产能布局方面,蒙牛除了国内的41个基地,在海外还有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以及印尼生产基地。截至今年年中,年产能已达1027万吨。这就让全球优质奶源与全球生产联动起来,破解了以往单纯进口贸易的问题。

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新名片:用高品质定义乳业“新国货”

推动中国从乳业大国到乳业强国,关键在于提振大众消费者对乳品“中国制造”的信心。去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中,多数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任度有所提高,但还有不少消费者对国产奶存疑,反应在乳制品的进口量上,这几年依然在增长。

要破解这一问题,赢得市场广泛信任,唯有在产品上不断升级质量品质标准。虽然近几年中国乳品行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国产乳制品的质量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越了欧盟的标准,但这离支撑乳业强国的梦想还有距离。

对于蒙牛来说,其应对的思路是打造“新国货”。其对“新国货”的定义是:“信仰品质,注重核心技术”。而且这并非狭义上的”生产在中国的国货”,而是用全球更严标准、更高端的技术为消费者打造世界品质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蒙牛对新国货的重新定义,不仅代表了国内消费升级大潮下国民级产品的新思路,而且也反应了产品背后的世界级优质奶源、质量管控和研发创新的完整支撑。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于“2019向中国出口”论坛发布主题演讲

以苜蓿草为例,它是奶牛的高营养粗饲料,是奶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高品质苜蓿草更多依赖进口。为进行产业突围,2018年蒙牛与呼和浩特市合作,开始承担“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该项目对标进口一级苜蓿,已取得若干研究成果。此外,蒙牛还通过营养研究院,打造开放性的研发合作平台,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推进科研合作。

而在具体生产上,蒙牛近几年通过引入SAP系统和LIMS系统,用数据监控平台实时监控与预警,让每个环节都安全可控,今年蒙牛还荣获“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称号,在奶源地数字化建设、智能工厂建设水平上达到世界领先。这些做法,都会有效推动新国货成为中国乳业乃至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以彻底改变国内外消费者的旧有认知。

雅士利展台

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和中粮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于旭波莅临雅士利展台

在进博会上,展区作为重头戏,一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今年蒙牛联合战略股东Arla Foods及合作伙伴雅士利国际推出的创新品质的产品,也在进博会的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进行了亮相,通过进博会这一世界级平台让全球消费者感受到了乳品“新国货”的魅力。据悉,去年蒙牛旗下的特仑苏纯牛奶、纯甄常温酸牛奶、蒂兰圣雪冰淇淋、每日鲜语鲜牛奶四种产品便为首届进博会提供了营养服务。

此外,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全球乳业合作论坛也在进博会举行,这也是进博会期间唯一的乳业主题论坛。来自海内外乳业领域相关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相关领导百余人出席了论坛活动,并共同探讨了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如何汇聚全球资源,服务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乳业在进博会上的一大亮点。论坛上,蒙牛集团副总裁李鹏程在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不但将为全球乳业提供更大的市场与更多的机遇,并将成为乳业贸易的重要推动者和全球乳业开放合作的引领者”,引发了众多与会嘉宾的共鸣。

蒙牛集团副总裁李鹏程在第二届全球乳业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

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迎接乳品黄金时代

纵观全球乳业发展,成为乳业强国有两个“标配“,一是所在国有无真正的世界级品牌,一是在全球乳业领域,其是否有发言权和定价权。

在中国,蒙牛作为全球乳业十强之一,曾多次入选Interbrand最佳中国品牌榜,并且去年通过赞助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等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品牌影响力。蒙牛乳业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蒙牛常温、低温和冰淇淋等三十多个产品已销售至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1个国家及地区,连续两年位居全球乳业十强,可谓发展势头迅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国外消费者品尝蒙牛产品。

事实上,龙头乳企的快速成长也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乳企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向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对此,卢敏放高度概括为,“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乳业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堪称典型的中国发展速度”。

但蒙牛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乳业发展还存在不足。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向中国出口”论坛上,卢敏放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全球几大乳品消费市场之一,也是全球较大的乳制品进口国。要实现奶业振兴,除了要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推进乳业全球协作、“以我为主”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外,还要让中国乳业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乳业合作,推动“全球乳业共同体”的倡议落实,不断提升中国乳业的国际话语权。

就在不久前,卢敏放当选为国际乳品联合会董事会成员,成为这家乳业权威国际组织首位来自中国的董事会成员。这也反映出全球越来越多同业者,关注乳业发展的“中国道路”。

2019年8月,蒙牛集团正式启动了“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据悉,今年8月,蒙牛成立20周年庆祝会议上,正式启动了“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一带一路”乳产业创新研发交流中心和世界级乳业大数据开发应用示范基地,在助力内蒙古呼和浩特从“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的同时,也为“全球乳业共同体”搭建一个有形的平台。未来中国乳企不仅可以在乳业国际贸易中担当主要引领者,还可以推动全球乳业更加深入地开放与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和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未来以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乳企,不断践行“以我为主”的全球配置乳业资源的战略思路,形成“Global for China”的成熟产业链,集全球乳业之精粹为中国消费者生产一杯好奶,那么或许就如卢敏放所言,已经取得“火箭速度”发展的中国乳业,也必将迎来黄金时代。

第二届全球乳业合作论坛,四百多位行业大咖汇聚一堂共话中国乳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