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子》,越剧尹派的经典剧目。当年连演一个月,太棒了

1947年4月8日,在九星大戏院,尹桂芳决定排演徐进编剧、严进导演、仲美舞美设计的又一尹派名剧《浪荡子》。《浪荡子》的演出阵容,因新加入了焦月娥和余彩琴,更加整齐。尹桂芳饰演青年金育青、竺水招饰演青年李萍、戚雅仙饰演花含英、赵雅麟饰演朱复华、吴小楼饰演金父、焦月娥饰演纨绔子、余彩琴饰演荡妇杨柳丝、徐慧琴饰演万时温、筱水招饰演小女孩。


《浪荡子》的主人公金育青,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因他进入繁华的上海后受到劣友的引诱,沉湎于荡妇杨柳丝的艳窟里。赌牌、酗酒、吸鸦片,感到一博千金的投机生意要比清苦的教书工作挣钱来得容易,岂料在投机场中亏空遂致沦落街头而成为乞丐。

舞台上夜色朦胧,参差不齐的高楼大厦如剪影般的在寂然中沉睡着,唯有黄浦江岸上明亮的巨大钟面仍在俯视着人间百态。它的一只巨臂指向午夜一点钟,舞台面好似一道沿江堤岸,走投无路的金育青望着滔滔江水,万念俱灰,正在作投江自杀前的最后一番回顾。《叹钟点》也是他此时此地追悔莫及、与世告别的一段内心独白。

《叹钟点》长达一百十六句的唱段,以清板为主,通过舒展的旋律和速度节奏的变化,成功地表达了剧中人悔恨交加的心情,体现了尹派唱腔的独特风格和尹桂芳较高的艺术造诣。

这出戏大受欢迎,在九星大戏院整整爆满了一个月。场子里面的过道走廊都加了座,还是坐不下,有人不得不站着观看,整个剧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以当时的越剧舞台来讲,一般一出戏的演出周期能达两个星期左右就算很好了,连演爆满一个月确是罕见的。

对于尹桂芳的这一段成功表演对观众产生了何种影响,1994年前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连波有段记述可以佐证。

连波说:“去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期间,应邀参加一次华侨联欢会。会上一位侨居美国四十多年的老华侨,非常顺畅地背唱了一百多句的《浪荡子-叹钟点》,而且唱得感情深挚,尹派韵味浓郁。我听了十分惊奇,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她四十年代中期在上海读中学时,经常看尹桂芳的演出,觉得那些精彩唱段,从内容到唱腔,都倾吐了当时无数中学生的心声。因而铭刻在心,至今难忘。由此可见,尹桂芳的唱腔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只有深入人心的艺术,才能让人久久难忘。齐老板也将在演唱会上演绎《浪荡子》中的经典唱段,向一代宗师致以心中高山仰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