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CPI和世界的PPI,换做是你,愿意调换吗?

2019年10月CPI同比增长3.8%,PPI同比下滑1.6%;有人说是通胀,有人说是滞涨,这两种说法都是在用西方经济学和3个亿人口市场的经验数据来分析占全人类1/5人口的大市场;食品的消费者是14亿中国大陆的人们,供应者是全世界的食品生产者,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二师兄的巨大缺口,推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非食品的各类商品,大都具有保质期长的特征,扣除运费等非生产因素,全球此类商品的价格差异越来越小是明显的趋势,也就是说这类商品的消费者是全世界有消费能力的人们,而这些商品的供应者主要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厂商,PPI的下滑表明,全世界产能供大于求的状况越发加剧,随着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PPI的持续下滑是必然的,这种情况将持续到定制化生产成为主流,通过按需实时生产的模式来达成供需平衡,PPI才能稳住。如果在“世界农场”和“世界工厂”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那些快速涨价的副食品,必将刺激全球各国的农场扩大生产规模,经过一个完整的农副食品生产周期,供需平衡就会出现,甚至供大于求的现象突出,那个时候,老百姓的餐桌上会更丰富,我们的国际环境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