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同煤老矿工的“新”生活

2019年,同煤集团迎来了建企70周年。70年里,一代又一代的矿工光荣退休。2018年底,同煤集团共有退休职工6万余人。拼搏了大半辈子,他们退休后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老矿工刘富:一家人同吃一桌饭最幸福

刚过完八十大寿的刘富老人,精神矍铄,言语清晰。老人喜欢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请一大家子三十几口吃饭。“吃什么不重要,一家人同吃一桌饭,说说家长里短,唠唠工作琐事,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5月10日,老矿工刘富迎来80大寿。儿孙们围坐一起,为老人庆祝生辰。老人精神矍铄,言语清晰,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假牙。按照当地习俗,过生日一定要吃油炸黄糕,老人高兴,吃下两个大大的油糕,寓意长命百岁。

老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这种感情倾注到工作中,就转化成了干活不惜力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能量激发了刘富的干劲,直到1986年退休。

刘富喜欢听评书,退休后,他每天都会用收音机准点收听,《杨家将》《三国演义》《封神榜》……那时,刘富还住在矿上的平房,一出自家院门,都是熟人,老人喜欢把收音机放在小院里,约上邻居一起听,聊聊精彩历史,回忆矿井往事。老人极宝贝这台收音机,那是他评上煤矿劳模发的奖励,老人觉得那是无上的荣光。

如今,80岁的刘富住在同煤集团棚户区改造安置的新楼房里。老人有高血压,老伴去世后,几个子女轮流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他从自己的退休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来给孩子们,用于照顾自己的日常开销,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花不着什么钱了,儿女们来,小辈们来,自己花钱让孩子们吃点喝点就可高兴了。”不久前,老人还抱上了重孙子,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退休干部张眉平:退休也要“能量守恒”

“退休了,只是社会角色发生转换,并非无用。”张眉平乐意把自己适应退休生活的“能量守恒”经验分享给老年棋友和乒乓球友,他是朋友圈里的“网红”人物。

下午三点,退休干部张眉平在穿衣镜前照了照,觉得自己收拾利索了才出门。此次他受邀为企业画册做策划顾问。这种实现价值的被需要感让他步履矫健、神采奕奕。

张眉平退休前和文字打了多年交道,参与过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内大同煤矿博物馆整体展览的方案设计、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的布展工作,不仅文笔好、有思路,下围棋、打乒乓球也样样在行。

退休后,张眉平把工作的劲头用到了其他爱好之中。他在围棋、编撰等多方面释放能量,成了“能量守恒”达人。

“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棋可启智,棋可养性,‘棋乐无穷’。”在围棋沙龙,张眉平和一众老年围棋爱好者分享着棋艺乐趣,教他们适时转变观念,学会享受晚年生活。

退休矿工韩勇:硬汉也会老

今年75岁的韩勇患糖尿病多年,近来出现了并发症,足部有溃疡和感染。好在有老伴儿精心照顾,儿女们也都孝顺,不过韩勇也在自己的担忧:“真怕有一天走在她前面,留她一个人多孤单啊!”

“人生七十古来稀”,退休矿工韩勇今年75岁。2004年,韩勇办理了退休,劳碌一辈子,好日子刚要开始,老人查出患上糖尿病。韩勇夫妇结婚整50年了,育有一双儿女,均已成家,孙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老两口感情很好,老伴儿秀英是个贤内助。几十年里,夫妇俩男主外、女主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老爷子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在医院办理了慢性病住院,从医院开降血糖等必需药品比在药店买便宜不少,60多平米的住房老两口住着也挺宽敞,只有老爷子的病成了颐养天年的缺憾。

得知爷爷最近身体不好,11岁的小孙子趁中午放学来看望爷爷,还给老人在网上预约挂号。逢节假日,两个孩子都会来看望父母,给他们洗洗涮涮,陪他们拉拉家常。子孙的孝顺让老夫妻俩很是欣慰。

为丰富退休职工的生活,2014年,同煤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功能齐全的老年大学教学楼,开办了恒安新区老年大学分校和14所基层老年大学,设有50个适合老年人学习的专业。截至目前,已使2万多名老年人体验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快意。同煤集团还在恒安新区建起了20个老年活动中心,方便就近的退休职工娱乐、消遣。(文/刘雨亭 责编/何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