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的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我所知道的江西师范大学分享与你:

一、江西师范大学简称江西师大,她在中国●江西●南昌。

二、江西师范大学(本部·瑶湖校区)具体在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途经附近的公交车有:178路、226路、838路、867路、871路、208路、806路。

三、校园简要描述:该校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的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7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四、南昌,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南昌是中国十大最年轻城市。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 在这,“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重要的制造中心。

五、今世前缘:

1934年蒋介石在白鹿洞书院主持庐山军官训练团时,偶见山南秀峰寺(开先寺)一带景色幽美,遂有该处最宜办学的感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乘机提议在此举办大学,获其首肯。

1936年国民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创办大学基金。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创办计划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暂被搁置。

1939年日寇犯赣,江西省政府迁往泰和,众多省内外学子云集,创办大学计划再度提出。国民政府审阅计划后增拨基金100万元,江西省政府邀集省内外知名学者组织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校舍设备、图书仪器和教育计划三个专门委员会,校名初定为江西省立中正大学。

1940年定校名为国立中正大学,10月,国立中正大学在泰和县杏岭开学,是为学校前身创校之缘起。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正大学曾有以庐山海会寺一带为永久校址的宏大规划,当时的校长萧蘧曾前往踏勘,并征得第一期土地1000亩,后因时局变化而未果。

1940年10月31日中正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是日成为学校校庆日。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中正大学师生一方面为匡时救国而勤教苦学,另一方面也以各种形式组织抗敌救亡活动。

1942年7月7日,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在新干县石口村遭遇日寇骑兵包围,团长姚名达(显微)教授和团员吴昌达同学赤手空拳与敌搏斗,毙敌一人后壮烈牺牲。

1945年1月江西省政府自泰和向宁都迁移,中正大学随之撤离。学校在杏岭办学4年,开创了江西举办综合性大学的历史。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11月至12月,中正大学北迁南昌城郊望城岗。

1946年1月7日,学校正式复课。随着民主思想传入校园,校内一批进步社团相继成立,中正大学学生积极投身于国统区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的学生运动。1947年5月21日,近千名学生在进城请愿路上遭到2000余名军警阻拌,数十名学生被打伤。“五·二一”血案发生后,中正大学学生的行动得到全国声援。

1948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南昌城市工作部在中正大学建立了地下党组织。

1949年2月中共中正大学支部正式成立,5月26日中正大学学生载歌载舞将解放军迎入校园,学校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

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开始,南昌大学部分学院、系科陆续被调整到省内外其他高校。

1953年以调整后的南昌大学为基础成立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继承了南昌大学全部校舍、大部分图书资料以及一部分仪器设备,师资队伍保留下来的约占三分之一。

1965年成立靖安分院,次年靖安分院师生全部回到校本部参加“文革”。

1983年江西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2003年江西省金融职工大学成建制并入学校,原址改称江西师范大学青云谱校区。

1969年江西师范学院被撤销,以师院为主体成立井冈山大学,江西大学(文科各系)和江西教育学院同时并入。井冈山大学校址设于井冈山下沟边的拿山,原为共大拿山分校所在地。

1970年井冈山大学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分为学员班与干部轮训班。

1971年井冈山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2年井冈山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复校并迁回南昌原址。

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

2013年起,江西师范大学推行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招收1000名免费师范生,由此江西师范大学成为第七所可以招收免费师范生的高校 。

六、校训: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七、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化学、应用化学、英语学等专业是特色。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