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谴责小说连环画《官场现形记》之《江阴哨官》冯墨农绘画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早在陈所发行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共五编60回,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1 清朝末年,有个在泰兴县县官那里当跟班的,名叫冒得官。这天,因为被主人骂了一顿,便跑到烟馆里去解闷。

2 伙计忙给他烧好了烟,抽不上三四口,忽然进来了一个大汉。那大汉衣服破损,形容枯槁。伙计一见,立即吆喝起来。

3 伙计见大汉死赖着不走,就一骨碌从榻上爬了起来,用双手去推,谁知给大汉用臂膀一隔,伙计就跌了一跤。

4 伙计爬起后,暴跳着要出去叫地保。冒得官在榻上看得明明白白,暗想此人必定有点来历,便起身劝住伙计,并招呼大汉坐下。

5 大汉告诉冒得官,他是湖南人,打洪秀全时立了军功,保荐为花翎副将衔,尽先候补游击;可是平定之后,内无门路可走,外无银钱可使,谋不到实缺,弄得无家可归,流落在这里。

6 冒得官问他有没有保荐的证件。他一面回答着,一面从身边摸出来给早得官看。

7 冒得官接过一看,知不是假,心里一动,想到泰兴县县官也是买来的官,百般小心地奉侍他,还要遭到打骂,如果自已也能弄到一官半职,不就可扬眉吐气了吗?想到这里,他决计把这证件买下来。

8 冒得官便问大汉,要多少钱才肯卖,大汉起初不肯说,给冒得官问不过了,才开了价。冒得官一听,嫌价钱贵,就故意装作冷淡的样子,随手将证件还给大汉。

9 伙计又在一旁说大汉是骗人的。大汉见伙计打散他的买卖,抡起拳头要打。冒得官喝了两句,伙计才不做声。

10 大汉要冒得官说个价钱,冒得官只肯出三十块钱。他们开始龂龂论价,大汉跌一些,冒得官加一些,最后讲定了五十块钱。先付三块钱定洋,拿一个证件,其余的到明天交割。


11 次日,冒得官又到烟馆里,只见大汉早在那里等候,旁边还个年轻人。大汉一见冒得官,便从烟榻上起来,拉着那年轻人向冒得官介绍。



12 大汉又告诉冒得官,朱得贵是因为听说他在外面做官,从故乡投到这里来,想不到他这样落魄,现在又没回乡的旅费,如果给朱得贵找个差使,他一辈子也就有依靠了。冒得官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两句。



13 冒得官付清了钱,把证件拿到手,高高兴兴地离了烟馆。



14 他回到家里,仔细看那证件,证件上的名字是‘毛长胜’,他想:虽然名字不同,姓的声音倒是一样的,总可以混得过去。想到这里,好像自已已经做到了什么官,得意地笑了起来。



15 这时,提台驻扎在江阴。冒得官就到江阴去,凭了那买来的‘破纸头’,花了一笔钱,走提台的门路,提台果然委他做炮船哨官。



16 冒得官在江阴当了三年多的哨官,敲诈百姓,克扣官粮,着实捞了一把。一天,提台忽然来检阅,冒得官不懂怎么操演,只得硬着头皮上船指挥。



17 各炮船的哨官都站在船头上指挥部下。冒得官也抽出腰刀,依样画葫芦地挥舞着。兵丁见他的动作,以为要发炮了,就‘轰’的一声,吓得冒得官站不住脚,一头跌到江里去了。



18 兵丁们好容易把他捞救上来,他已经喝了很多水,人事不知。



19 兵丁们把他背朝上、脸朝下伏在板凳上。他吐出了许多水,才慢慢地苏醒过来。



20 过了三天,他去向提台请罪,说是在操演的当儿,不该如此出丑。提台因为拿过他的钱,非但不加罪,反而安慰他。



21 过了两个月,提台调他到别县去捉私盐贩子。盐贩子打呼得冒得官是个不中用的家伙,这天晚上,趁炮船上人睡熟的当儿,悄悄地上了船。



22 冒得官第一个从睡梦里惊醒,走到舱外探望。盐贩子早已把船上的帐篷、军器拿走;最后离船的一个盐贩子,回头看见了冒得官,就举枪向他扬了一扬。



23 这一下,把冒得官吓得魂飞魄散,‘扑’的一声跪在舱板上,磕头像捣蒜一般。



24 盐贩子走后,冒得官才颤抖着立起来。这时兵丁们也已惊醒,跑到舱外来了,他立刻板起面孔,把他们狗血喷头地骂了一顿。



25 他过后一想,如果上司知道了这件事,他的前程怕保不住。思来想去,竟想到了一个妙策,先在船里假造了一张失单。



26 第二天,跑到当地的县衙里去,要县官给他缉捕强盗,赔偿被劫去的东西。



27 知县打听明白了炮船出事的底细,冒得官还不识相,定要知县赔偿,惹恼了知县。刚巧这时候新换了提台,知县把这件事告禀上去,提台正要借此立个下马威,便撤了冒得官的差使。



28 冒得官被撤了职,回到家里,闷了好几天,想起南京防营统领羊紫辰府里有一个差官,过去和他很要好,现在他没脸再在江阴住下去,就索性带着家眷到南京去走门路。



29 到了南京,把家眷安顿下来,就拉着那个差官朋友到酒馆里吃喝一顿,说明了自已的心意。



30 冒得官给了差官一笔钱,差官就从中替他拉拢。统领府上从看门人起,连姨太太身旁的丫头、老妈子,都给送了礼。



31 羊统领最得宠的是八姨太太。有一天,姨太太要裱糊房间,想用上好的花色洋纸。冒得官知道了,跑遍城里城外,居然买到了;又另外加上一朵珍贵的珠花,托差官一起送过去。



32 姨太太得到了洋纸和珠花,高兴非常。差官就乘机提起出力的是冒得官,并说他是个副将衔的游击,来谋差使的。



33 当夜,姨太太把冒得官的事告诉了羊统领。第二天,冒得官上了手本,羊统领立即会见,问长问短,着实关切,当面许他派给差使。



34 冒得官等了三天,不见动静,就托差官去问姨太太。姨太太要卖弄自已的手段,便立刻把羊统领叫来,要他立刻派冒得官一个差使。



35 羊统领因营里一时没有实缺,有些为难。姨太太立刻撒起娇来,羊统领无奈,只得硬把护军右营的一个管带撤了职,委冒得官接管。



36 冒得官接到札子,欢喜万分,忙向差官道谢,少不得又送了不少银子。



37 接着,冒得官拣了吉日,穿上管带的官服,大摇大摆地到营里接任。他按照惯例齐集兵丁‘点卯’。有一个哨官上来报名,冒得官看见他,觉得很面熟。



38 原来,那次朱得贵跟了娘舅从烟馆里出来后,两人就到了南京。娘舅有一个同乡在羊统领属下当差,就给朱得贵谋了一个哨官。他用去的钱,讲明由朱得贵到任后陆续偿还。



39 朱得贵在南京做了三年多哨官,偏偏娘舅患痨病,不断地要吸鸦片烟,弄得手头拮据得很。一天,娘舅死了,朱得贵无力筹措安葬的费用,正在发愁。



40 就在这天,朱得贵的上司给免了职,新上任的营官来接事,他去参见的时候,出乎意料见新上司就是冒得官,因此就动了脑筋。



41 等点过卯,朱得贵就去求见冒得官。冒得官却一时想不起他。朱得贵说,因为娘舅死了,无力安葬,要请他帮帮忙。



42 冒得官才想起这就是卖证件大汉的外甥,可是他哪里舍得钱,假装不认得,撵他出去。朱得贵气极了,就当着众人面前揭穿了他的底细。



43 冒得官气得脸色铁青,喝令左右,把朱得贵赶出去。朱得贵哪里肯服,嘴里大声叫嚷着。



44 冒得官很想立刻撤掉朱得贵的差使,但又怕闹出事来反而有碍自己的名声,只得隐忍不发。



45 按照规矩,每逢初一、十五,做营的一定要升帐,约齐手下大小将官谈论,名叫‘讲公事’。这天是初一,冒得官升帐坐定,才谈得一句,忽然朱得贵又走到他面前来。



46 冒得官不提防他有此一着,直气得目瞪口呆,面色发青。也不管当着众人,向前扭住朱得贵拳打脚踢,朱得贵也不相让,顿时两人扭作一团。



47 两个人就从营里,一路拉着辫子到羊统领的公馆去。足足走了三里多路,街上看热闹的,营里跟着来劝解的,哄着许多人。



48 到了统领公馆门口,天色还早,羊统领正在闭目养神。他听得人声嘈杂,以为是自已克扣了军饷,兵丁闹事,禁不住瑟瑟发抖,只叫差官出去查问。



49 差官问明后,向羊统领回报,他才定了心,立刻大骂起来,还气呼呼地要到外边去查办。



50 姨太太听了,觉得受了冒得官的好处,应该帮一下忙,就从旁咕噜了几句,吓得羊统领连忙缩回身子。



51 外面冒得官、朱得贵两人,吵了好一会儿不见统领出来。后来给差官出来一喝,众人再劝着,便各自回营。



52 不料冒得官和朱得贵吵架的事,传到制台耳朵里去,一定要叫羊统领查办。羊统领就把冒得官传来,斥责了一番,又要验他的证件。



53 冒得官一时没带在身边,好在他的住所离统领衙门很近,当即回去拿了来,呈给羊统领看。



54 羊统领看了姓名,籍贯都不符合,再问他当时立功的情况,冒得官涨红了脸,一句也答不上。



55 羊统领喊了声‘端茶’,冒得官知道这是官场‘送客’的规矩,只得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



56 冒得官回到家里,坐立不安,连茶饭也无心吃,终日长吁短叹。老婆女儿问他,他只不做声。



57 冒得官见自已的女儿生得还齐整,心里一动;可是,他又想到这件事不要说自已的太太不肯,恐怕女儿也不答应。这晚,他在床上盘算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58 第二天一早,他一个人先起来,忽然间,‘扑通’一声倒在地板上,同时大声地叫嚷着。



59 老婆、女儿一听这话,都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起来看时,见他嘴唇上满是烟膏,躺在地上直滚,以为他是假冒做官的事被人发现,所以自尽,便连哭带喊,把合宅的人都闹了起来。



60 老婆一面打发人出去计药,一面弄粪给他吃,好让他把大烟呕出来。冒得官哪里肯,老婆、女儿便动手撬开他的嘴,要把粪灌下去。



61 冒得官急了,就挥了挥手,要屋里的众人退出去。他自己一骨碌爬起,坐在地板上,老婆、女儿尽在一旁发急。



62 冒得官用手指着女儿,说就是为的她;老婆、女儿听了,都莫名其妙。冒得官叹了一口气,才把自己想好的一套话说了出来。



63 冒得官接着说朱得贵和他作对,戳穿了自己的底细,现在除掉把女儿嫁给统领外,没有第二条路。他自己也舍不得女儿去做妾,所以只好图个自尽。说罢,嚎啕大哭起来。



64 老婆、女儿听了,一时没了主意。冒得官这时反有了精神,连声追问着老婆和女儿。



65 他女儿曾看见过统领,是一个又胖又丑。五十来岁的家伙,心里实在不愿意。她被冒得官副得急了,就抢过烟盒子,也想吞烟膏自杀。



66 老婆见女儿要自尽,急得慌了手脚,忙把烟盒子从她手里夺过来,冒得官见了,吵得更凶了。



67 女儿听父亲的口气,非逼迫自己答应不可,一肚子的委屈,就嚎啕大哭起来。半晌,才又气又恨地把父亲挖苦了一顿。



68 冒得官见女儿应允了,暗暗欢喜,假装打了几个恶心,干呕了一阵,吐了一地唾沫,站起身来。



69 他走到女儿面前,‘扑’的一声跪了下去,给女儿磕了一个头。女儿两手蒙着脸,只是哭泣。



70 冒得官走出门外,觉得十分高兴。他盘算这件事不能给八姨太太知道,就去找到了羊统领的跟班,红着脸向他说明原委,并且送了银子给他。



71 跟班拿到银子,就和冒得官合计商量了一个办法。冒得官又向他打躬作揖地连连道谢。



72 冒得官回到家中,到了傍晚,就叫老婆把女儿装扮起来,并叫上下人等统统避开,自己和老婆也暂时住到别处去。



73 晚上,羊统领坐着轿子来了。他由跟班领着,走进了冒家。这一晚,羊统领就在冒家过夜,但他一点也不知道这就是冒得官的家。



74 第二天早上,羊统领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了。他听得是从大门外进来了人,心中不禁害怕起来,深恐跟班落了别人的圈套,随即起身,侧耳细听外边的动静。



75 只听得房间外面,有人低声说话,羊统领心里疑惑,轻轻拔去门闩,拿在手里。可是外边却又静悄悄的,想要出去,又不敢开门。



76 站了一会,冒得官女儿下床来了,她伸手将两扇门‘哗啦’一声拉开来。羊统领向外一看,只见一个男人直挺挺地跪在门外,一时看不出面貌,弄得莫名其妙。



77 等到那人抬起头来开口向他恳求,羊统领才明白过来。



78 羊统领呵呵大笑,赶忙一手拉着冒得官女儿,一手把冒得官搀了起来。冒得官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79 一天,羊统领突然把朱得贵叫了去,要撤他的职;冒得官在一旁假意给朱得贵求情。

80 朱得贵明知这是他们的诡计,但是无可奈何,只得背上行李,上四川去了。从此,冒得官再也不愁有人戳穿他的假官了。


作家介绍:李宝嘉(1867~1906)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汉族,江苏常州人,晚清小说家。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死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享年四十岁。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之快,是极为少见的。他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李莲英》、《海上繁华梦》、《南亭笔记》、《南亭四话》、《滑稽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快睹》、《醒世缘弹词》等书十多种。其中《官场现形记》更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画家介绍:冯墨农(1902-1970)浙江省嘉兴人。亦名冯墨浓。190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幼年在家乡读过私塾,自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三国演义》连环画套书中绘画较多的绘画者之一。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儒林外史》、《杨家将故事》、《中国历史人物》等系列连环画的绘制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先后为河北、天津、辽宁、人民美术等出版社相继绘画过多本连环画,他的绘画作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瀚大黎众为了广大连友的喜好,一直不懈努力搜集、整理各类题材连环画,并且为了连友更好的欣赏连环画,每篇连环画都对连环画图片进行文字说明。虽然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连环画,喜欢阅读。可以点击关注,欣赏更多有文字说明,不费眼睛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