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写出《魔戒》、《霍比特人》的托尔金,最逊色的纪念


2019年有一部备受期待的影片——《托尔金》

主演是尼古拉斯·霍尔特,莉莉·柯林斯,再加上又是来自《魔戒》系列作者J.R.R. 托尔金的传记改编,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演员,几乎是在放出预告片的时候就吸引了大把目光。

然而,该片在上映四个月过后,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了任何的讨论度,

可以说,真的是扑的无声无息呀~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部电影,对非中土世界粉丝来说几乎成了一部流水账电影。

但对于真正的粉丝来说,这部或许可以被列为必看清单,

因为电影中包含着诸多“彩蛋”:

长矛,黑影,骑士,枯树......

这些熟悉的元素和现实的结合,似乎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这样一个庞大世界,是如何脱胎于再熟悉不过的现实世界中的,又是如何蓬勃发展的,

然后,一步步形成如今我们为之神往的奇幻大陆。



这一切的非现实元素,完全可以当作魔戒系列的番外和背景补充,

而对于那些喜爱托尔金的人,

因为他们本身对作者生平就有一定的了解,看到他人生中那些浪漫,勇敢,意气风发的时刻,被一群年轻演员演绎出来,

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生动缅怀

《托尔金》最大的亮点是战争的血腥与真实和奇幻元素的结合,

影片中,主角托尔金在战火纷飞中冲出去,寻找昔日的好友,

但此时的他因为患上了“战壕热”,眼前所见似是而非,

倒下的士兵幻化成了黑影消散,举起刺刀的则成了挥舞着镰刀的死神,炮弹的硝烟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之火,

恍惚中,他甚至看到了战火中有一匹洁白出尘的马在静静的舔舐着清水,而看不清面貌的女神骑马穿梭子弹而过。


不得不说,这一段对战争的刻画是影片少数值得夸赞的地方,

看惯了真实残酷的炮火纷飞,也熟悉了魔戒里众多种族混战的魔幻色彩,少有将其结合的如此恰到好处的。

除此之外,对于书迷来说,颇为惊喜的是看到了托尔金创造精灵语的过程,

少有人关注,托尔金其实是个极具天赋的语言学家,

正是他的这种天赋,为他带来了一起创建T.C.B.S的另外三位挚友,为他自己重新打开牛津的大门,为中土世界带去了扎实丰厚的语言体系,

而为这部影片奉献了好几处人美景美的绝佳浪漫场景。

值得一提的还有结尾,在自传中,托尔金提到:

他提笔写这整个系列来源于他学生夹在试卷里的一张白纸,于是,一时兴起,写下:

“从前,在一个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自此,中土大陆正式开始搭建,这个引领我们探索神奇的北欧板块的故事正式启航,

往后的种种勇敢,种种友情,种种贪婪,种种黑暗一一向我们展现,

一个崭新的,完整的,真实的奇幻世界揭开了帷幕。

而对于非书迷的普通观众来说,看完电影最想问的是:

这到底讲了托尔金什么故事?这些经历铸造了他怎样的性格?而托尔金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电影不是没讲,而是败于企图讲的太多。

人生何其漫长,电影不过两小时,

想要把整个人生浓缩进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就必然要求有取有舍,

否则不过就是百度百科,纵然掠过了绝大部分重要人生转折,但也最终流于表面,失于累赘。

此片最大的问题是叙事混乱,战争,求学,爱情三条线交织,

全片以战争作为主时间,从托尔金奔波于废墟之中切换到十几年前的年少时光。

按理说,讲述一位文学大师的人生确实应该尽可能完整,

但是影片分配不均,导致众多场景一带而过,

为了人生转折处的一些亮点,而强行慢节奏,强行切入,台词结束后,立马切入下一个场景,

这都导致观众尚未带入这片树林中的爱情故事时,又跳入商场一隅的富家少爷的高谈阔论之中。

战争,求学和爱情这三条线对于托尔金来说,都对他的

未来和行文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直接影响了魔戒里的诸多混战场面,

求学时的醉心语言学习则赋予了每个种族极具特色的对话和文化,

而爱情的唯美回忆为这片大陆上蒙上一层浪漫色彩。

其实,导演倒不如专注其一

把剩下的留给读者或热爱者,或许反而丰富了人物形象。

尽管如此,细看每条线,仍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

影片开篇即是战争,此时的托尔金换上了感冒,奄奄一息,但是坚持去找战友,从而引出他的T.C.B.S社团

而战争在这里只是一个引子,但是这个引子缺少细节刻画

,没有代入感。

为了与观众产生画面与语言上的互动,引入另一个士兵,但神奇的是,之后这位士兵却没有交代,

而每一次对话都切入一段回忆,同样的切入点,同样放空的眼神,

当碎片化过于明显时,故事便变得的不流畅,让人好不容易回到现在战争场景时,又要立马被迫跳入十几年前。

导演也许是想通过战壕的残破,血腥与污垢来衬托从前日子的阳光明媚,

从画面一冷一暖的用色上也能看得出,

但是这样让人在慌乱之余只能记住尼子那双蓝眼睛。

求学时,故事重点或者说影片重点,放在了T.C.B.S这个社团,

电影花费大量时间去描写托尔金与另外三位富家子弟在社团里高谈阔论,

高喊着“Helheimr”来反抗现实,梦想着以艺术改变世界,

Helheimr 的不甘精神固然不错,改变世界听起来也让人热血沸腾,

但把这段经历剪成几乎影片的二分之一,不免让一部传记电影沦为富家少爷们秘密社团的大众之作。

爱情故事则是三条线中最让人惋惜,也是改动的最为离谱的一条,

因为同住一起,便一见钟情,因为托尔金要上战场,便丢下婚约去亲吻,

这一切都显得Edith的爱情莫名其妙,的确,从现实来看,他们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确实发生的,

但影片前期企图营造出爱情电影的氛围,却缺少了爱情故事里的那些微小心动瞬间,让Edith的爱显得似乎突如其然。

至于婚约,其实现实生活中Edith早在托尔金奔赴战场前就与他结婚,

而且按照他本人的叙述,他与Edith的爱情充满了偶然与幸运

也并非影片所表现的是因为Edith被托尔金的几句话,而放下了所有世俗的常情。

对于红颜秀影来说,抱着莫大期待去看电影,

但两个小时后只能再一次感慨,这部影片又一次完全浪费了尼子和莉莉

莉莉所扮演的Edith本应该在托尔金的生命中发挥相当重大的作用,

她在树林中翩然起舞的那段回忆直接被写成了《精灵宝钻》中的诗歌,

但导演把Edith仅仅作为一个衬托和推动故事发展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了莉莉在她难得一见的电影作品中没有发挥空间。

而尼子扮演的托尔金,

多数时候的尼子努力想去表演出一位天赋过人,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文学巨人,

但最终呈现的只是一个只会坏笑,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说是浪费了两个小时倒是也有点过分,毕竟比它烂的片子多了去了,

但是一部有着如此好的文学色彩,人物话题,演员影响的片子,最终成了平庸之作,

这才是对写出《魔戒》与《霍比特人》的托尔金最逊色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