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员工活的体面有尊严,再去谈追求幸福

先让员工活的体面有尊严,再去谈追求幸福。

天底下,哪个老板不想要海底捞式的员工,为什么张勇做到了?

其实不仅仅是金钱,海底捞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把人当人看”。张勇解释说: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到北京给你打工,你会让他们住到城里人不会住的地下室么?当然不会,可是很多北京的餐馆服务员就是住在地下室。

海底捞把员工都当成亲兄弟姐妹对待,服务员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人均面积不少于6平米。

不仅如此,宿舍必须步行20分钟之内可以到工作地点。因为北京交通太复杂,服务员累了一天,就不要再在路上奔波了,他们需要充足的休息。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从农村来北京打工,你一定担心他们路不熟,会走丢;不懂规矩,遭城里人白眼。于是海底捞的培训,不仅仅是工作内容,还要培训如何使用ATM机,包括如何乘坐地铁:买卡、充值等等。这家企业,在帮助自己的员工,去融入一个城市。

张勇说:“对于高科技公司的员工来讲,他们是追求幸福,但是我们的员工首先追求的是做人的起码尊严。”

另一个体现海底捞对员工尊重的,是张勇的大胆授权。

不是嘴上说,而是真的做。张勇在海底捞的签字权是100万以上;100万以下由副总、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负责;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的签字权;店长有3万元的签字权。

最基层的服务员被给予最大的授权: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餐。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而人呢,只给吃和爱,甚至再加钱都是不够的,还需要什么?尊严。对于一个职场人,这一辈子,遇到高薪,遇到高职位,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老板的尊重和了解。

员工都以为张勇善良,可以拉着他的手哭着表达感激。

张勇却说:“拉倒吧,你去看一下《资本论》,就知道我是怎么剥削你们的。其实我一点都不善良,算账很清楚。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慈不带兵,义不行贾,张勇很明白,公司不赚钱,大家都喝西北风。但同时张勇也明白:一个人赚钱很爽,一群人赚钱才能走得更远。所以赚到钱的他,也愿意大大方方的跟员工分利。

海底捞创立24年到今天上市,肯定不是靠张勇一个人,一个人拼命,永远不如一群人拼命。

一家企业能走得远,核心靠的是人才,人才愿意死心塌地留在你这里,核心是利益的绑定。

很多时候,不是公司留不住人,也不是员工不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你拼命,很多时候是老板赚的钱舍不得和员工分:创业时,老板喝汤,员工喝汤;赚钱后,老板吃肉,员工还在喝汤。如果你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绑定,让利益共享,公司自然走得长久。